鸡场有一个好的环境,对鸡的生长也是有好处的,养殖户在日常做好鸡场环境卫生,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提升其养殖效益。鸡场环境卫生的提升方法如下:
改善鸡舍环境可从以下几点出发:
一、坚持全进全出的饲养工艺
有条件最好以场为单位全进全出.但在中国目前条件下普遍这样要求不现实。以栋舍为单位全进全出就是同一日龄的由同一种鸡场购进的雏鸡,同时进入一栋鸡舍,同时转群,同时淘汰,鸡群大小一致,易于饲养和管理。雏鸡来源于一个场一批鸡,必须抗体一致,便干防疫免疫,便于消毒。雏鸡一定要来源于健康无病的种鸡场。
二、搞好鸡场定期防疫消毒
场区总体布局上凡进的车辆、人员都需经过消毒池、消毒间或消毒走廊,饲养员进人生产区还要有第二道消毒或消毒间,外来人员或非直接饲养管理人员不能进人生产区。必须进人生产区的要换消毒胶鞋、工作服,有条件的还要洗澡更衣。场内生产区划分为净道和脏道,饲料车和饲养人员走净道,粪车走脏道。防疫消毒不能对外人紧(是对的)对内部松,因为接触鸡最多的还是本场的饲养人员,一定要严格要求,鸡场工作人员家里不能养鸡。
三、改善饮水设备
饮水卫生与否直接关系到鸡只健康。水质应合乎卫生标准,水塔、水箱、水槽要定期冲洗、刷拭,经常保持清沽卫生。鸡舍内的水箱要有盖以防灰尘杂物落入内。据某鸡场检测,水槽进水端每毫升含230个大肠杆菌,水槽90多米到末端每毫升大肠杆菌达到72380个,增加了315倍,由此行来水槽饮水也是造成疾病传播的一个重要途径,夏天要每天刷拭。
从饮水卫生出发应创造条件逐步采用乳头饮水器。北京市一鸡场从1991年开始试用乳头饮水器,经过三年将全场总饲养40万只其中蛋鸡28万只笼位全部改装成乳头饮水器,据抽检乳头饮水器滴下的水,每毫升含大肠杆菌3个,最多9个,基本达到人饮用水标准。1988年采用水植饮水时全场全年总用量36万立方米.全部改用乳头饮水器后的1993年全场全年用水量降到10.5万立方米,节水70%以上。从改装开始至改装完成的1991~1993年度比 1988~1990年度全场共少死鸡8.6万只,多产鲜蛋 177万千克。当然生产成绩的提高因素是多方面的,但采用乳头饮水器确实起了重要作用。用水少了舍内和场区污染面也小了,环境大为改善。
四、改变清粪方式
要改造清稀粪变为清千粪的工艺,改一年一清粪为天夭清粪,鸡舍里鸡粪少了,舍内有害气体自然也就少了,清出来的鸡粪要堆放在生产区内以外划定的堆粪场,不可在场内乱堆,最好能及时售出、运走。大鸡场产粪较多,不能及时运走就要考虑加工问题。鸡粪加工工艺有发酵、烘干等。
五、关于鸡舍的通风换气问题
鸡每千克体重的耗氧量和排出的二氧化碳差不多都是其他家畜的2倍,鸡粪分解会产生大从的氨、硫化氢等有害气体,舍内还有大量粉尘,鸡舍通风换气不良会给鸡群带来严重危害。氨气可以破坏呼吸道毅膜上皮细胞,使细菌容易浸入,降低饲料报酬,延迟性成熟。20mL/m3持续6周可引起肺水肿、充血,易感新城疫,50 mL/m3数日后要流鼻涕、眼泪,达到100 mL/m3时产蛋量由81%下降到68%,12周以后才能恢复。鸡无汗腺,在高温环境下其体热主要靠呼吸道蒸发水分排除。产蛋鸡在18℃时每分钟呼吸25 次,温度升高到35℃时每分钟呼吸达160次。产蛋鸡以气温21℃为基础,环境温度每升高1℃,采食胜减少1.5%,高温下显著降低鸡的采食徽及采食持续时间,但采食次数增加。产蛋鸡最佳温度是14.5℃~25. 5℃,肉鸡除保温期外以21℃~26℃增重最快。(来源:齐贝网)
免责声名:本站(中国禽病网)大部分内容来源于互联网的分享、摘录,如果文章、图片、视频等信息侵犯了你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本站管理员,我们会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