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场环境还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法进行改善:
六、关于通风换气的方式与管理问题
鸡舍建筑形式不同,通风方式也不尽相同,总的目的是要保持鸡舍内空气新鲜,冬暖夏凉。实践证明密闭式鸡舍纵向通风比横向通风风速高、舍内无通风死角区,有利于改善场区生产环境,减少疾病和感染;可减低生产区噪音、节省能源,降低成本。
风机要有几组控制,随季节变化决定排风堵大小。有的场进风口与排风口设备相距很近,当开风机时风从进风进来很快又从排风口排出去.鸡舍中间有害气体抽不出去,应改变这种不合理设备。开放式鸡舍安装风机强制通风换气时,附近门窗应关上以避免风走短路,白浪费电起不到排风作用。不但要注意白天通风换气也要注意夜间通风换气,下午饲养员下班后夜间不能没人管,高密度养鸡长时间不换气 有害气体积聚就会危害鸡群,冬季夜间要定时适当通风,夏季白夭溢度高,鸡吃得少,夜间温度比自天低,给鸡创造适宜的环境可起到补偿作用。鸡舍周围和鸡舍之 间不要铺水泥地面,因为这种地面夏季辐射热很厉害。
夏季加大通风量只能使鸡体感舒适,绝对温度降不下来多少,夏季炎热时间长又比较干燥的地区可考虑安装湿帘降温。
七、场区绿化问题
每百株大树舞天能释放50kg氧气,吸收66.7kg二氧化碳,家禽正好需要大量氧气和排出大量二氧化碳,夏季由于树叶蒸发水分和吸收、遮蔽太阳辐射热而降低了畜禽舍温度,有高大树木覆盖的鸡舍夏季在烈日下比没有树木覆盖的鸡舍气温低3℃~5℃,冬季可以防止强烈寒风的袭击。有人怕栽树招鸟带来传染病。这要权衡轻重。现代化规模化养鸡全部鸡群都在舍内笼养,特别是密闭式鸡舍灯光照明,舍内很暗,鸟很少飞入,与鸡直接接触的机会就更少了,鸡舍之间栽树常年受益,利多弊少。某大鸡场原来鸡舍之间有树,已起遮荫作用,后来砍掉,通过两对比,认为还是有树好,又不得不重新栽上。
八、重视饲料卫生
饲料加工、储存、运输、饲喂过程中避免病菌污染也是搞好综合防疫措施的重要环节,这一点往往为人们所忽视。有的鸡场的饲料场或饲料间距堆粪场很近,中间隔离不严。有的场在鸡舍工作问里拌料,而病鸡、死鸡就扔在工作间地上,这就很难避免污染饲料。发霉变质的饲料不许进人配料车间。发霉的饲料不单是降低营养的 间题,重要的是使鸡消化能力减退,肝脏机能和免疫机能下降,容易诱发其他疾病.使生长发育受限.产蛋率、种蛋孵化率、饲料效率下降。发霉料对鸡危害严重应 引起高度重视。
九、关于新建场场址选择问题
新建鸡场除要选择地势高、便于排水、水质良好、水源充足、交通电源比较方便等条件外,不要再在大中城市近郊区、工矿企业和人口比较稠密的附近建大中型鸡场,因为农村建设事业发展很快,几年以后鸡场与附近工矿企事业、居民矛盾突出时鸡场有可能无法立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