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养殖行业领域专业门户网站
当前位置:中国养殖基地 / 养鸡

春季雏鹅高效人工变温孵化要点

编辑:小小鸡  时间:2018-06-18   浏览:

  春季雏鹅高效人工变温孵化要点

  人工变温孵化雏鹅一般用多个孵化机组合配套进行,采用全进全出制,分阶段设置不同环境进行孵化。

  一般可将整个孵化期分3个或4个阶段。分为3个阶段时,各阶段分别为1~14天、15~28天、29~31天,相应温度分别为38.0℃、37.5℃、36.5℃。分为4个阶段时,各阶段分别为1~9天、10~18天、19~28天和29~31天,温度分别为38.0℃、37.5℃、37.0℃、36.5℃。后者适合有一定规模的孵化厂采用,前3个时期在不同的孵化机内、按不同的温度和湿度进行孵化,最后1个时期在出雏机内进行,共需要2~3台孵化机和1台出雏机。

  一、温度、湿度控制

  1.温度控制。由于鹅蛋具有外壳膜、蛋壳、气孔和内壳膜等特殊结构,故孵化初期种蛋受热慢;又因为其含脂率相对较高,再加上中后期产生大量的生理热,故中后期散热困难。因此,鹅蛋孵化过程中的施温原则是:入孵前期高,中期平,后期略低,出雏时稍高。应当注意的是:蛋温与机内气温是不同的,两者因胎龄、机器风力、外界气温的差异而有较大差别,电孵机测量的温度一般是机内气温,所以还应注意监测胚蛋温度。温度的调控因机型、气温、鹅蛋品种的不同而不同。

  2.湿度控制。鹅蛋孵化过程中的湿度控制原则是两头高、中间平。入孵前期(1~9天)为65%~70%,中期(10~18天)为60%~65%,后期(19~28天)为65%~70%,出雏期(29~31天)为72%。入孵前期,胚胎要形成大量的羊水和尿囊液,且机内温度较高,故相对湿度应稍大些;中期,为排除羊水和尿囊液,湿度应稍低;后期,为防止绒毛与蛋壳粘连,相对湿度应增大到与前期相同;出雏期湿度应更大些,25天后可结合喷水来增加湿度。但孵化过程中湿度也不可过大,湿度超过75%时可造成通风不良,胚胎会因气体交换差而引起酸中毒,导致其窒息死亡。出壳时若湿度过大,则出雏机内细菌大量繁殖,雏鹅易因脐部感染而发生脐炎。

  二、凉蛋和喷水

  1.凉蛋。孵化前期一般不凉蛋,中后期蛋温常在39℃以上,此时如果不及时散发过多的生理热,就会影响胚胎发育或造成死胎。凉蛋可以加强胚胎的气体交换,排除蛋内积热。一般在孵化至17~19天时打开箱盖凉蛋,每天1次,25天以后每天凉蛋3~4次。凉蛋的时间长短需根据实际情况灵活掌握,一般在蛋温降至35℃时继续孵化。

  2.喷水。喷水是提高鹅蛋孵化率的关键措施之一。喷水的功能有三点:一是破坏壳上膜;二是促进蛋壳和壳膜不断收缩和扩张,破坏其完整性,加大通透性,加快水分蒸发和蛋的正常失重,使气室容积变大和供氧充足;三是导致蛋壳松脆。鹅蛋的外壳膜厚,蛋壳坚硬。

  前者影响气体交换和水分蒸发,后者会造成啄壳困难。外壳膜的存在在孵化前期是有利的,后期则不利。要除掉它,就要对19天以后的胚蛋喷水,提早喷水对尿囊血管的合拢不利。气温高时喷凉水,气温低时喷35℃的温水,每天喷1~4次,酌情掌握。将蛋喷湿,晾干后继续孵化。经过反复喷水,蛋壳中的碳酸钙在水和二氧化碳的作用下变成碳酸氢钙,坚硬的蛋壳变得松软了,雏鹅容易破壳,从而提高了孵化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