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种鸡要想达到高收益,养殖户还需从日常的管理过程中做手脚,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做:
选育良种:要求母山鸡体质健壮,体重1-1.5公斤,结构匀称、发育良好、性情温驯、活泼好动、眼大有神。公山鸡体重在1.5公斤以上,各部位匀称、发育良好、胸肌发达、冠色鲜红、啼声洪亮、羽毛丰满、姿态雄伟。
公母鸡比例要合理:这是降低饲养成本、提高产蛋率的重要措施。饲养公鸡太多,一是浪费饲料,二是公鸡常因争夺配偶而殴打负伤,母鸡也因难以接受频繁的交配而影响产蛋。公鸡太少,一是种蛋爱精率低,二是母鸡得不到性的满足也会影响产蛋或缩短产蛋高峰期。科学的公母比例为1:3-4为宜。
搞好防疫:使山鸡保持健康状态是延长产蛋高峰期和提高种蛋受精率的重要措施。因此,必须保持圈舍清洁,每周可用1:1000倍液百毒杀或来菌灵喷雾消素养次,消毒液可直接喷到山鸡身上。食槽、水柄每天用0.1%的高锰酸钾刷洗1次。在产蛋高峰期主要疫病为白痢、大肠肝菌等,可以用青霉素防治。方法是,按每只鸡1万单位的剂量将青霉素放入水中给鸡饮用即可,一般每2周1次,同时也起到预防感冒的作用。
科学配料:繁殖期间的山鸡营养成分应全面,代谢能量2700-2750千卡,粗蛋白23%以上。此期间的饲料配方灶:玉米55%、豆饼15%、麸皮17%、高粱6.5%、鱼粉8%、贝壳粉2%、骨粉1.2%、食盐0.4%、添加剂0.5%,并在每50公斤饲料里加蛋氨酸50克、氯化胆碱50克、多维素5克。产蛋2个月时注射1次“产蛋下降综合症”疫苗。
科学饲养管理:每天定时打扫卫生,定时供水供食,经常有充足清洁的饮水。15-25℃是最适宜的温度,如超过30℃或低于10℃都会影响产蛋;气温高时注意通风降温,气温低时注意保温,并处理好保温与通风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