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养殖行业领域专业门户网站
当前位置:中国养殖基地 / 养鸡

肉鸡秋冬季节饲养管理技术

编辑:  时间:2017-07-14   浏览:

  摘要:近年来,肉鸡饲养业的兴起满足了人们对肉类的需求,为了提高经济效益,需要做好肉鸡饲养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工作, 现就通过温度、湿度、密度、通风、光照和疾病防治等几个方面对肉鸡秋冬季节饲养管理技术做一介绍, 与肉鸡养殖朋友交流。

  关键词:肉鸡;秋冬;饲养;管理

  肉鸡饲养周期短,效益高,成了近年来主要的养殖对象。 然而在饲养过程中,粗放的饲养管理方式已经落后, 本文通过几个方面对肉鸡秋冬季节饲养管理技术最一介绍。

  1 环境温度与通风

  温 度 直 接 影 响 到 肉 仔 鸡 的 成 活 率 和 生 长 速度。 第 1 日龄时要求室温为 32℃~35℃,随着雏鸡的生长,温度要适当降低,一般每周降低 2℃~3℃左右为宜,从第 5 周龄起鸡舍维持在 25℃~28℃左右[1]。

  为了获得适宜的温度, 减少散热造成的加热成本。 首先鸡舍建筑保温性能要好,并注意适时通风, 严防仔鸡由于低温造成扎堆挤压致死的现象发生。 若出现张口喘气,饮水量增加等,说明温度过高,应降低舍内温度。

  在冬季饲养肉鸡时一定要解决好通风和保温的矛盾,既要保持舍内的空气质量,还要获得适宜的温度,这样疾病发病率(尤其是呼吸道疾病)就会大大降低,保证肉鸡的生长和生产,从而获得理想的经济效益。

  注意舍温不能忽高忽低, 温差过大容易造成疾病。 同时,饲养者也要掌握好气候的变化,及时维修好鸡舍,防止贼风。

  冬季平地饲养的肉鸡群要增加垫料的厚度 ,并要勤换垫料,保持地面卫生。 铺设的垫料厚度一般在 5 厘米以上,为防止垫料潮湿,要经常检查水槽是否漏水。

  2 湿度

  鸡舍里适宜的相对湿度维持在 50%~60%,但是在饲养前一周,可适当增加湿度,维持在 70%[2]。

  3 饲喂与饮水

  一般出壳 36 小时内必须让雏鸡饮到水,越早越好。 饮水器的质量,安装位置,数量和水质等都会影响鸡的饮水量。 因此,饮水器须经常检查和维修,以保证有足够的饮水。 在炎热的夏季,水温保持在 10℃左右,每天要及时更换水槽中的水,保持新鲜,每天刷洗消毒饮水器具 1 次,保证供给充足清洁饮水。

  饮水后 1 小时供给饲料。 可用深色的塑料盘或塑料布将饲料撒在上面给雏鸡采食, 一周后改用料桶,确保鸡有足够的采食位置[3]。

  根据肉用仔鸡营养特点和出栏时间, 一般可分为三期, 21 日龄以前为前期,21~35 日 龄 为 中期,35 日龄以后到出售为后期, 也就是育肥期,要饲养出体质健壮,抗病能力强的鸡群,就要供给肉鸡全价的营养。

  4 饲养密度

  饲养密度过大,不仅会影响舍内空气质量,影响肉鸡发育, 还容易造成啄羽、 啄肛等恶癖的发生,同时还会造成鸡群整齐度差,疾病发生率大。要注意日粮营养不平衡,饲料量或饮水不足,鸡舍内光线过亮等因素也可能造成啄癖。

  密度过小则会浪费空间资源, 不利于鸡舍温度。 一般育雏初期要密度大些,2 周之后可降低密度。 冬季的密度要比夏季稀些。 通风好的鸡舍密度大些。

  一般鸡舍适宜密度为 ,1~2 周龄 30~25 只/平 方米;3~4 周龄 20~15 只/平方米;5 周龄至出栏 8~10 只/平方米,每群以 300 只为宜,群与群间用实体的栅栏隔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