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养殖行业领域专业门户网站
当前位置:中国养殖基地 / 养鸡

胸腺肽及脾脏活性肽对鸡免疫机能的影响

编辑:  时间:2017-07-21   浏览:

  生物活性肽是一类分子量较小,在构象上较松散,具有特殊生物活性的肽类物质。活性肽分布广泛,例如动物的乳汁、胸腺、脾脏、胰腺等均含有丰富的活性肽。有研究表明,从动物脾脏提取的脾脏活性肽和从胸腺提取的胸腺肽都具有促进动物生长、调节动物免疫机能的作用。今天搜牧小编从胸腺提取的胸腺肽和从脾脏提取的脾脏活性肽对鸡的免疫机能的影响作一综述。

  1、胸腺肽对鸡的免疫机能的影响

  胸腺是家禽体内最早形成的淋巴器官,胸腺组织结构在尚未完全形成前,个别淋巴细胞已具备一定程度的免疫活性,并行使一定的免疫功能,而胸腺组织的完全发育,则为淋巴细胞行使其免疫功能提供了较充分的组织基础。 胸腺除了提供T淋巴细胞发育所需的微环境外,还分泌胸腺肽,影响T细胞的分化和成熟。早在1966年,就有人发现胸腺具有免疫功能,以后大量研究表明胸腺因子、胸腺素等能提高畜禽机体的免疫反应,增强淋巴细胞分化过程,快速诱导分化抗原在淋巴细胞表面上表达,通过研究胸腺制剂对MD的免疫增强作用的试验,表明胸腺制剂对雏鸡有明显的免疫增强效果,其结果优于单独应用MD疫苗,是能提高鸡马立克氏免疫力的比较理想的免疫剂。

  禽类的淋巴结发育不良,其T淋巴细胞来自胸腺。T淋巴细胞的功能是通过生物活性分子如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和淋巴细胞毒素而表现出细胞免疫现象,在肿瘤免疫上认为T淋巴细胞占有重要作用。酸性-α-醋酸奈酯酶(ANAE)染色法是一种简便易行的T淋巴细胞组织化学标记法。ANAE阳性细胞代表静止、成熟的T淋巴细胞,通过向试验组鸡中加入胸腺制剂,T淋巴细胞活性明显升高,表明胸腺制剂能有效地促进T淋巴细胞的诱导,协同免疫刺激作用。Murthy也认为胸腺肽可提高外周血T淋巴细胞百分率。

  Pridbailo报道,胸腺制剂给鸡注射或气雾,可促进鸡的生长。有实验结果表明,在雏鸡日粮中添加一定量的胸腺肽(适宜添加量为1.328~2.684mg/只· 天)可调节鸡的内分泌活动,提高其机体免疫功能,促进其生长发育。关于胸腺肽促进动物增重可能源于以下两个方面:①胸腺肽可提高动物机体的免疫功能,利于维持内环境的稳定;②胸腺肽调节机体内分泌系统的功能,从而促进增重,可使血浆中GH、T3、T4水平升高,而有报导,GH、T3、T4可使血液中T淋巴细胞总数增加。有研究报导,给雏鸡注射胸腺肽,对γ-Ig有明显增加作用。也有研究报道,给雏鸡注射胸腺肽,T淋巴细胞E花环形成实验差异显著,白细胞总数增加显著,γ-Ig差异显著,法氏囊比重差异显著。这表明,胸腺肽能够增强雏鸡的免疫机能。

  现已人工合成了TP-5(胸腺肽活性片段)。TP-5(Thymopeptin)是胸腺生成素Ⅱ第32~36位的氨基酸片段。其氨基酸序列为 H·Arg·Lys·Asp·Val·Tyr·OH,该五肽仍保留母肽的生物活性,能选择性诱导T淋巴细胞系统早期分化,使类风湿关节炎患者E玫瑰花形成细胞数恢复正常。巨噬细胞既是免疫效应细胞又是免疫调节细胞,其吞噬功能常作为药物影响特异性和非特异性免疫的一个重要指标,在最适浓度下,TP-5使 Et-RFC%提高了79%,Ea-RFC%提高了19%。提示TP-5对T淋巴细胞有明显选择性,这与TP-5通过诱导不功能的T淋巴细胞成熟而发挥其细胞免疫功能的结论相符。自Siegel等人提出红细胞免疫系统这一概念后,红细胞在免疫系统中的作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红细胞在清除免疫复合物及致病病原中起着重要作用,能激活白细胞的免疫功能,使B淋巴细胞生长因子和免疫球蛋白增多。TP-5使判断红细胞免疫功能的两项标均处于较高状态,说明红细胞免疫系统被激活。免疫系统的各种细胞能够相互激活和制约,维持一个最佳状态,TP-5作为一种具有激素活性的物质,对免疫系统乃至整个机体的影响是复杂的。

  从60年代开始,已先后有许多学者开始分离提纯胸腺肽。到目前为止, 已报道的胸腺肽有二十几种。胸腺肽作为一种免疫因子已应用于医学临床,在抗感染、免疫缺乏症的治疗上获得可喜成果。

  2、脾脏活性肽对鸡免疫机能的影响

  脾脏转移因子也称脾脏活性肽(STF)是一种可透析的白细胞浸出物,是T淋巴细胞释放的一种能转移致敏信息的物质,它能够特异地将供体的细胞免疫功能转移给受体,从而增强受体的免疫功能。转移因子的名称也由此而来。目前,对其作用机制仍然不够了解,对其结构也未完全弄清,只知道它是一种既含氨基酸、活性肽,又含核苷酸的可透析的小分子物质。脾脏转移因子最早发现于20世纪50年代,后来,国内外学者都对脾脏转移因子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受试验对象包括人体以及猪、牛、羊、兔和鸡等动物。在兽医临床实验性治疗中TF对病毒性传染病、真菌感染病、免疫缺陷等病的辅助治疗,疗效较显著。

  脾脏转移因子可增强粤黄鸡免疫机能。动物机体的特异性免疫包括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细胞免疫主要通过T淋巴细胞而实现,体液免疫主要通过B淋巴细胞而实现,并且有赖于T淋巴细胞的参与。胸腺与法氏囊是禽类的中枢免疫器官,来自骨髓的淋巴干细胞,分别在胸腺与法氏囊分化,发育成T、B淋巴细胞,在抗原信息的刺激下,T、B淋巴细胞被激活,转变成淋巴细胞并迁移到外周淋巴器官(脾脏、淋巴结),经多次分裂增殖后,转变为免疫活性淋巴细胞,从而发挥其免疫功能。因此,抗原信息的刺激与动物机体免疫功能的发挥有着直接的联系。给粤黄鸡注射一定浓度的STF能提高鸡外周血液中的T淋巴细胞百分率,这表明转移因子作为免疫信息的载体,具有增强受体免疫机能的作用。同时发现,在注射STF后,粤黄鸡血液中ND抗体滴度升高,说明STF在提高受体的细胞免疫功能的同时,还能使受体的体液免疫功能得到加强。目前认为,转移因子主要是通过T淋巴细胞调节机体的免疫机能,而B淋巴细胞在实现体液免疫机能的同时,也有T淋巴细胞的参与,因此,STF增强受体体液免疫机能的机制可能与此有关。

  脾脏转移因子对粤黄鸡的生长发育有促进作用。动物机体的正常发育一般由T4、T3和GH协同调控而完成。GH促进组织生长,T4、T3主要促进器官、组织的分化,而且GH的促生长作用,需要有适量的T4、T3的存在。给鸡注射STF后,8周龄时血液T4、GH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因此,脾脏转移因子促进粤黄鸡生长发育的内在机制与血液T4、GH水平的升高有关。由于动物体内的T3一部分由甲状腺直接分泌,另一部分来源于T4。T4 被血液带至全身各组织器官后,在组织内5′-脱碘酶的作用下转变为T3,并且在局部发挥生理作用,而且T3的半衰期(1~3d)比(6~7d)短,并且主要在组织内由T4转变而来,因此,试验中未观察到血液T3水平出现显著差异。

  鸡脾脏转移因子可增强雏鸡的免疫机能。接受经口服或注射STF的3日龄雏鸡,外周血液ANAE+-T淋巴细胞百分率呈逐渐上升趋势,至12日龄时,阳性T淋巴细胞百分率显著高于对照组。这表明STF激活了与细胞免疫功能有关的T淋巴细胞,即由STF介导的雏鸡细胞免疫功能明显加强。一般转移因子的作用是把免疫力转移给明显缺乏反应性的组织和器官,诱发特异性淋巴细胞增殖,改变T淋巴细胞的活性,调节细胞免疫,加强机体的免疫机能。同时还发现,口服和注射两种途径均有激发雏鸡细胞免疫的效果,而且注射STF对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更明显。受STF的影响,免疫器官脾及法氏囊相对湿重增加,由此看来,STF对免疫器官(包括中枢和外周免疫器官)的影响,也是增强免疫机能的一个重要方面。

  有研究表明:鸡STF 对活疫苗和油乳剂灭活苗,不论是首免还是二次免疫,均具有协同作用。它不仅能促进鸡淋巴细胞的转化,提高机体的细胞免疫水平,还能够显著地提高免疫接种鸡的体液免疫应答能力,产生较高滴度的抗体,并延长抗体高峰期,使之维持较长的时间,从而增强疫苗的免疫效果,提高机体免疫力和抗病能力。同时,疫苗与 STF的联合应用,能保证接种后及时产生足够的保护抗体及细胞免疫能力,有效避免因单纯应用疫苗而造成的免疫失败问题具有重要意义。从此意义上说,STF 是一种优秀的免疫增强剂。

  通过以上对胸腺和脾脏中提取的胸腺肽和脾脏活性肽对及免疫功能影响的综述,我们可以知道胸腺肽和脾脏活性肽均具有促进鸡生长的能力,而且其对鸡的免疫机能也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将来我们还得在这两方面做更深的研究,希望在免疫剂方面有所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