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鸡产蛋率的高低是影响养殖者利润的一个重要因素,今年我县蛋鸡的产蛋率普遍偏低, 尤其是 160~200 天的鸡产蛋率普遍偏低,仅为 80%左右,部分鸡场产蛋率仅仅达到 60%左右。虽然与今年天气气候有关,但重点有以下几个方面原因。
1 遗传因素
高产高效蛋鸡=优质鸡苗+系统培育后的达标后备母鸡。 雏鸡的性能决定了蛋鸡一生生产性能的发挥, 质量好的雏鸡可以表现出更好的成活率,并且能够更好的适应环境的应激,发挥优秀的遗传性能。 因此我们要严把鸡苗质量关,必须从种鸡规模较大,品牌响亮的种鸡公司进苗,这样确保雏鸡品种一致,健康性一致,个体大小一致,抗体性一致。
2 疾病因素
2.1 传染性气管炎
是影响蛋鸡产蛋率的一个重要因素, 早期传支尤其是 3~6周龄感染了生殖性传支,往往呼吸道症状不明显呈一过性,许多老养殖户不投药,结果开产后产蛋率上升缓慢,出现大肚子鸡、假母鸡,外观冠鬓鲜红,鸡体发育正常,剖检则可见卵巢发育良好,输卵管变细、液化,不能接住成熟的卵泡,致使成熟卵泡落入腹腔,慢慢地形成卵黄性腹膜炎。 另一方面如果感染了腺胃型,则腺胃极度肿大如球, 腺胃黏膜潮红或轻微出血, 腺胃乳头肿胀、出血、溃疡,采食量降低,机体极为消瘦,生长发育迟缓,也影响了产蛋高峰。
2.2 禽流感和新城疫
可使病鸡体温升高,破坏 生 殖 系 统 ,致 使 卵 巢 充 血 、破 裂 ,引起输卵管炎及萎缩等。
2.3 慢呼
在不严重的情况下,往往引不起人们的重视,不投药,结果常常一方面引起大肠杆菌,另一方面在 5~10 周左右引起滑液囊霉形体,这部分鸡的腿关节发生病变,外观肿大,用手摸发烫,有波动感,剪开关节有灰白色脓性液体流出 ,鸡不愿站立,采食量降低,生长发育迟缓,影响了产蛋高峰。
需要注意的是:在 疾 病 发 生 期 间 ,病 原 体 对 肝 脏 产 生 一 定破坏作用,而且药物也会对鸡群的肝脏产生一定的毒副作用,而鸡蛋的主要物质卵黄前体物主要由极低密度脂蛋白和卵黄蛋白原结合形成,而二者的合成部位在肝脏,合成之后随血液运输并通过卵母细胞原生质膜受体介导和吞噬并转移到蛋黄, 满足蛋黄的发育和成熟,所以在疾病期间要保肝护肾。
3 防治措施
3.1 降低饲养密度,保证舍内通风换气良好
育雏阶段不能为了片面的追求规模, 就加大饲养密度,尤其是为了保暖就不注意通风换气, 结果雏鸡在空气污浊的环境中生长容易发生呼吸道病和关节炎等,严重影响鸡的生长发育,使 5~6 周龄体重不达标, 而雏鸡 5~6 周的体重与终生产蛋性能呈正相关。
3.2 开产前体成熟和性成熟要同步
提高后备鸡的整体度,控制好性成熟日龄,青年鸡应分 2 两个阶段饲养,7~14 周饲料的蛋白质要高于 16%, 应促进骨骼、肌肉、内脏的生长发育,15~18 周蛋白质要低于 14%,禁用高能量高蛋白饲料,以防腹腔脂肪沉积过多,造成开产时啄肛脱肛死淘率增加。 有的采用蛋白质保持 15%保持不变,结果造成前期营养不足 ,骨 骼 发 育 不 良 ,低 于 标 准 体 重 ,见 蛋 日 龄 偏 早 ,上 升 时 间 较长,高峰上不去而且蛋重轻,死淘率高。 后期营养过剩,过于肥胖。
3.3 合理的光照方案
10~20 周的育成鸡生殖系统对光照强度和光照时间非常敏感, 每年 4 月中下旬至 9 月上旬育雏的鸡在开产前正处于日照时间渐短的时候,因此在开产前需要加光,而 9 月中下旬至次年4 月上旬育雏的鸡在开产前正处于日照时间逐渐加长的时候,开产前用自然光照即可。 需要注意的是加光照时要采用逐渐加光的方法,每周加 0.5 小时直到光照到达 16 个小时为止,切忌暴加暴减。
3.4 采用优质饲料
现在的大多数饲料代谢能偏低,虽然粗蛋白水平相对不低,但杂粕的比例偏高, 可利用蛋白的含量较低, 饲料的利用率较低,使鸡的营养达不到,因此雏鸡阶段应采用易消化吸收 、营养丰富的膨化饲料,这样雏鸡生长发育迅速,体质好,到 5~6 周时能达到标准体重,育成阶段,从 18 周开始鸡的生殖系统迅 速 发育, 因此应该从 16 周以后注意供给营养平衡的蛋白质饲料,让小母鸡的卵巢能顺利发育,适时开产。
3.5 季节不同饲喂方式要不同
秋冬育雏鸡时,气候适宜,鸡的采食量偏大,因此后备鸡在8~17 周龄应适当限饲, 以便于育成鸡的体成熟, 性成熟达到同步,提高均匀率;夏季育雏,由于天气炎热,鸡的采食量偏低,营养不足,应提高饲料的能量水平,以满足鸡体的需要,另外产蛋高峰鸡在夏天应采用高能量高蛋白的饲料, 有条件的可以在外界温度大于 30℃时添加 1%~2%的油脂,一方面能满足因天气炎热采食量低造成的能量不足, 另一方面由于油脂易被吸收而且可减少饲料中的粉尘,提高适口性。 另外,夏天高温高湿天气致使饲料发生霉变,鸡的生殖系统发育受到干扰和抑制,甚至导致卵巢变性,因此导致母鸡不产蛋,所以夏季在饲料中应添加脱霉剂。
3.6 减少应激因素:给鸡群创造一个安全、稳定、宁静的生活环境,严防噪音、强光等因素的干扰,可能减少疫苗接种时的应激。
总之,影响蛋鸡产蛋率的因素有很多,我们应根据不同的情况采取不同的措施,确保初产蛋鸡有一个较高的产蛋高峰,提高我们的经济效益,顺利度过低谷期。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 怎么提高青年鸡雏鸡成活率
- 新式养鸡大棚的结构与功能,新式养鸡大棚的设计
- 鸡的品种大全,鸡的品种有哪些?
- 林下养鸡技术方案,林地养鸡技术要点
- 鸡眼镜怎么戴?给鸡戴眼镜的正确方法
- 解读鸡滑液囊支原体病
- 蛋鸭养殖过程中蛋鸭瘫痪怎么办?
- 鸡球虫病、坏死性肠炎和盲肠肝炎的鉴别诊疗
- 鸡滑液囊支原体病的诊断和防治措施
- 中兽药在家禽规模化养殖中的应用
- 中药发酵及其在家禽业的应用前景
- 肉鸡安卡拉病与法氏囊混合感染的诊治
- 一起鸡白血病诊疗实例及鉴别诊断
- 重视“种鸡管理性疾病” 提升企业效益
- 中小型规模鸡场几种寄生虫病的防治对策
- 鸡肿头综合征发生的原因及其防治措施
- 养鸡用药小知识
- 散养鸡禽霍乱的流行与防治措施
- 散养鸡球虫病与白冠病的防治
- 利用网络诊断疾病需要做好哪些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