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养殖行业领域专业门户网站
当前位置:中国养殖基地 / 养虾

对虾养殖弧菌防控技术,普通人也能驾驭

编辑:梁学旺   时间:2018-08-26   浏览:
撰稿|江苏粤海梁学旺

如果说近年来导致对虾频频产生偷死、肠炎、空肠空胃、烂鳃、烂眼、荧光等问题的主要原因,那一定得说说弧菌。如今,弧菌已发展成为危害对虾养殖的主要病原菌,影响范围遍布全球。

弧菌种类很多,有哈维氏弧菌、溶藻弧菌、副溶血弧菌等。其中最具有危害性的弧菌是副溶血弧菌,其生长繁殖能力极强。在30‰~60‰食盐水环境下可迅速繁殖,最适环境每8~9分钟为1周期;能在pH值5~11、温度达到10~42℃等各种恶劣条件下生长繁殖。

中国养殖基地 yzjidi.com

弧菌发病原理

★哈维氏弧菌
致病机理:主要包括吸附和侵入宿主组织,从宿主中摄取大量的铁元素,通过分泌溶血素、蛋白酶、磷脂酶及脂多糖损伤宿主的组织器官等。

症状和病理变化:发病初期幼体活动能力减弱,游于水中的中下层,糠虾及仔虾弹跳无力,摄食减少或不摄食,身体发白,濒死或死亡的幼体会发荧光,成体发病先是头胸部、腹部的腹面发荧光,严重时全身发光,育苗场中最常见,尤其到了仔虾阶段。

★溶藻弧菌
致病机理:主要取决于宿主,宿主所在的环境、菌本身之间的关系,致病过程包括粘附、侵袭、体内增殖及产生毒素一系列过程。致病作用主要通过在其侵袭和增殖过程中对机体造成的细胞核组织损伤以及其代谢产物,毒素干扰和破坏机体的局部或全身的正常新陈代谢或机能而造成。

★副溶血弧菌
主要致病机理:产生一些毒素及酶,破坏虾体。在对虾养殖中,多发病于虾苗放养7-30天,患病对虾体色呈白浊微红,肝胰脏先是肿大,质地松软,颜色发黑,后期肝胰脏开始发黄发白,直至死亡。对虾发病期间,通常上料很慢,空肠空胃,该病病情发展十分迅速,死亡率和排塘率极高,从发病少量到排塘,时间一般为2~5天。

弧菌检测方法

对虾养殖中,取虾苗和虾塘水体在培养基上进行检测,菌落呈现黄色的是哈维氏弧菌和溶藻弧菌,蓝绿色为副溶血弧菌;虾苗幼体菌血症、对虾空肠空胃、烂鳃等主要病原菌是溶藻弧菌和副溶血弧菌,虾苗荧光病的菌原之一为哈维氏弧菌。

中国养殖基地 yzjidi.com

水体弧菌简易检测步骤:用1ml的一次性吸管,吸取待检水样(水样取底部或气泵处)→然后滴三滴(100ul)水样到弧菌培养皿上→再用涂布棒均匀涂布→放于36℃(或棚内24h)恒温培养箱倒置培养12-18小时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