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市场推广的进展,“虾多宝”得到越来越多客户的青睐,其使用方法也得到不断的创新。在珠三角区域,“虾多宝”从拌料发酵发展为加水发酵(1“虾多宝”+5斤红糖+100斤曝气自来水),“加水发酵”能够有效避免高温期快速浓水的问题,其使用效果得到了广大养户的认可。
由于很多养殖户和业务人员对“虾多宝”加水发酵的方法和特点了解不清晰,在产品使用过程中存在较多的困惑。例如,“虾多宝”发酵的条件是什么?到底该加多少红糖和水?怎么判断发酵完成了?添加矿物元素“钙镁佳”对发酵有什么作用?因此,我们设计以下试验方案,来解答大家的疑问。
本试验通过在“虾多宝”加水发酵过程中添加和不添加“钙镁佳”进行对比,发现在25-30℃条件下,加水发酵“虾多宝”,需72小时可达到较好的发酵效果。而添加“钙镁佳”且比例为“虾多宝”:“钙镁佳”:水比例为20:1:100时(即20斤“虾多宝”+1斤“钙镁佳”+100斤水),发酵时间可节约24小时左右,即48小时可充分发酵且效果更佳。
本试验证明添加“钙镁佳”能有效提升“虾多宝”的发酵效果。具体实验步骤和结论如下:
一、试验材料与方法
1.1试验设计
试验共设置3个组,分别为对照组(a)、试验组一(b)和试验组二(c),各组发酵方案见表1。试验全程在屋檐阴凉环境下进行(环境温度为27-30℃),避免阳光直晒。
表1“虾多宝”发酵试验设计
1.2试验跟踪指标
试验监测的指标如下:温度(T)、溶解氧(DO)、总溶解固(TDS)、pH,此外,对试验组发酵液颜色与形态、菌膜特点、气泡数量与形态、气味进行跟踪记录。每12小时跟踪一次相应指标,并记录、拍照,连续监测96小时。监测位置见示意图1。
图1指标监测位置示意图
1.3试验材料
材料:发酵桶(250L)3个、曝气(2h)自来水600L、红糖18斤、“钙镁佳”2斤、“虾多宝”4包;
仪器:电子称、TDS笔、100ml锥形瓶3只、溶氧仪、pH计、显微镜、相机。
1.4发酵环境条件
试验进行期间,发酵桶周边空气溶氧在5.95—7.04ppm之间,气温在27.0—30.5℃之间(表2),适宜菌类的正常生长与繁殖。
表2发酵期间环境条件
二、试验结果与分析
2.1三组试验空气及液面DO(溶氧)变化
图2空气及液面溶氧变化趋势
从图2可知,对照组a发酵液表面DO与外界环境DO基本无差异,表明加红糖的曝气自来水中产气菌数量有限。试验组b和c在发酵第24-36小时之间液面的DO快速下降,表明产气菌类在此阶段进入快速繁殖期,释放出大量CO2;试验过程中虽存在开盖、采样扰动的影响,但试验组液面的溶氧在36-72小时之间基本维持在1ppm以下的低水平,表明该阶段产气菌类繁殖快、基数大、产气强;发酵72小时后,试验组液面的溶氧有所上升,可能表明发酵接近尾期。
2.2三组试验发酵液溶氧变化
图3各组发酵液溶氧变化趋势
由图3可知,添加红糖、“虾多宝”、“钙镁佳”等发酵材料后,水体溶氧快速下降至3ppm以下。试验前12小时,各组溶氧均快速下降至极低水平,可能为耗氧菌(如芽孢杆菌)和兼性好氧菌(如酵母菌)大量繁殖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