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养殖行业领域专业门户网站
当前位置:中国养殖基地 / 养虾

罗氏沼虾蚤状幼体培育技术

编辑:广东省渔业种质保护中心 杨丽专、曹明[/b] 罗氏沼虾又名马  时间:2018-06-08   浏览:

中国养殖基地 yzjidi.com

  出处:《海洋与渔业》杂志十一月刊

  作者:广东省渔业种质保护中心 杨丽专、曹明

  罗氏沼虾又名马来西亚大虾、金钱虾等,原产于东南亚地区,因其生长快、个体大、食性广、易养殖等优点,而深受养殖户欢迎。罗氏沼虾受精卵刚孵出的幼体即是罗氏沼虾蚤状幼体,经过十一次蜕皮,变态成仔虾,此过程称为罗氏沼虾蚤状幼体培育。若培育池中已有80%幼体发育成为仔虾,便可淡化3-5天促进生长、硬壳和结肉,然后再进行池塘养殖。

  一、罗氏沼虾蚤状幼体培育设施

  1、保温和遮光设施

  (1)采用塑料大棚遮盖保温。

  (2)采用蒸汽锅炉加温,通过锅炉、加热管和加热棒实现培育池水体即时加热。

  (3)直接在培育池上方遮盖塑料薄膜保温。

  (4)夏季搭建遮光网避免强光直射而影响幼体发育。

  2、供水设施

  配备蓄水池和配水池,大小一致,规格16m2-24平米。

  3、培育池

  采用正方形水泥池培育,规格2.8×2.8×0.8m3,通常保水深度0.75m,每个培育池配备两个进水闸阀(半咸水进水闸和淡水进水闸)和一个出水闸。进水口设置过滤网,出水口位于培育池中央,池底略向中央倾斜,便于排水。

  4、充气设备

  采用罗茨鼓风机充气,通过导管将压缩空气分流至各培育池,培育池中设置散气石通过软管与气闸相连。软管均匀悬挂于培育池上方,纵向深度以接近池底为宜,每个培育池悬挂两排充气软管,安装8个散气石,并且每个散气石大小、规格、品牌等必须一致,以免造成充氧不均匀等现象。另外还要备置沸石粉、过氧化钙等快速增氧剂以备不时之需。

  5、备用设备

  备用一套发电机、充气设备和临时增温设备。

  二、罗氏沼虾蚤状幼体培育管理技术

  1、培育池消毒

  培育池及培育有关工具,使用前必须浸泡和消毒,并刷洗干净,一般用40—50mg/l漂白液浸泡15分钟后用自来水清洗干净。经常清洗车间,以防细菌滋生。

  2、培育用水的配置

  罗氏沼虾蚤状幼体培育用水盐度控制在10‰-14‰,盐度过低或过高都会影响到幼体的正常发育。常用的配水方法有两种,第一种方法是使用天然海水稀释至10‰-14‰的海水,天然海水使用前先对海水进行过滤、暴晒、沉淀和紫外光消毒,作用是去除大量有害生物,配置好的海水还要经过24小时不间断曝气,沉淀一周后方可使用,使用前还要用紫外光消毒去除水体中的有害生物进入到培育池。第二种方法采用纯人工配水培育,使用氯化镁、硫酸镁、氯化钙、氯化钾、海盐等配置成10‰-14‰半咸水,并经过24小时不间断曝气,沉淀一周后方可使用,使用前还要用紫外光消毒去除水体中的有害生物进入到培育池。

  3、放养密度

  放养密度以10万尾/m3为宜,每个培育池放养同一批次幼体,不同批次幼体单独分开培育,并做好记录。

  4、培育池水温、溶解氧和盐度要求

  幼体培育适宜水温为29℃—32℃,最适水温30℃-31℃。水温适宜,幼体发育快,水温过低,幼体发育慢,水温过高,水质易恶化,幼体发育畸形多。幼体发育的不同阶段耗氧量不同,培育过程中保持溶解氧5mg/l以上能有效满足幼体需氧量。幼体培育用水盐度控制在10‰-14‰,盐度过低或过高都会影响到幼体的正常发育。

  5、换水和排污

  使用虹吸法排污,一般从第五天开始吸污,每天吸污一次,加水一次,第十天后,每天吸污2次加水一次,每天加水量5cm,吸污过程要求轻、慢、均匀。每隔5-6天换水一次,并作好记录,另外,还要经常清理漂浮于水面的死皮(幼体变态后蜕的皮)和杂质等。

  6、饵料管理

  入池后第二天开始投喂丰年虫、轮虫等开口饵料,每天投喂2-3次。一周后开始投喂鸡蛋羹,每天投喂3次,鸡蛋羹每次投喂前应用80目筛绢网过滤和清洗,并根据每次吸污后收集的残留蛋羹颗粒和天气变化情况,增减下一次投喂量。

  7、水质调控

  每天定时检测水温、溶解氧、PH、氨氮、硝酸盐氮、亚硝酸盐氮等,发现超标应及时处理。培育过程中不断进行换水和吸污,避免水质恶化,每次换水量不得超过总水体的30%,温差3℃以内,盐度不变,加水要缓慢,避免误伤到水面的幼体。

  8、病害防控

  罗氏沼虾蚤状幼体培育时间较短,一般20天左右即可发育成为仔虾,培育期间发病较少,主要是操作不当引起的死亡较多。培育过程中应严格执行培育车间各项操作规范,保持卫生清洁。控制好水温、盐度、PH、溶解氧、氨氮、硝酸盐、亚硝酸盐等各项水质指标,培育池用水必须经过紫外光杀菌处理后方可使用。夏季搭盖遮光网避免强光直射。同一培育池不宜长期使用,避免细菌滋生影响到下一批次幼体培育,并适时消毒空闲的培育池。

  本文由《海洋与渔业》杂志社授权中国水产养殖网转载。任何单位或个人如果转载必须注明原出处,否则引起的法律纠纷,责任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