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树立“养重于防,防重于治,养防结合”的防疫理念
密闭鸡舍的环境控制是通过通风换气,热源供热,湿帘降温等措施保证鸡舍的空气新鲜,温度和湿度适宜。在室外气候条件发生变化时,环境控制系统自动调节进排风方式,自动启动加热、加湿和降温设备,通过通风方式间的自动转换,为鸡只创造适宜的生长环境,提高鸡群自身的抵抗力
1.1减少应激因素,给鸡群创造适宜的生长环境
不良通风、粉尘、拥挤、潮湿、低温、高温、湿度不当、有害气体含量超标、贼风、疫苗接种、药物治疗、营养不良和饲料转换等都会使鸡群受到应激,导致机体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增加,肾上腺皮质激素能显著损伤T淋巴细胞,同时抑制巨噬细胞的吞噬作用,增加循环抗体IgG的分解代谢,机体自身的免疫功能下降。
1.2温度控制要点
鸡舍温度控制,要随着鸡只日龄的增加,缓慢下降,不能下降太快,一般遵守一周下降2℃左右,防止因温度下降太快鸡群受凉,引起冷应激,诱发呼吸道疾病。
在傍晚外界温度开始下降的时候,要调高锅炉的进水温度,确保鸡舍环境温度达到目标温度,减少昼夜温差。尽可能的把鸡舍昼夜温差控制在2℃以内,温差越小越好,防止鸡舍温度忽高忽低,诱发传支等呼吸道疾病。
1.3通风控制要点
密闭鸡舍,通过横向通风、过渡通风和纵向通风的模式改善鸡舍环境,使鸡舍内的氧气、二氧化碳、氨气、一氧化碳的浓度达到要求。鸡舍空气的质量要求,氧气>19.6%,二氧化碳<0.3%,一氧化碳<10ppm,悬浮灰尘<3.4mg/m3,如果这些条件达不到的话,最小通风量就要增加。
2做好疫苗免疫
对于预防病原微生物的再感染,特别是预防病毒性鸡病的感染,通过免疫接种激发鸡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力,使易感动物转化为非易感动物,在预防鸡病中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
3树立鸡群不携带病原微生物的防疫理念
3.1饲料原料中病原微生物的控制,禁止使用动物源性饲料等病原微生物含量高的饲料原料。
3.2做好种鸡场的疫病防控工作,杜绝垂直传播的病如禽脑脊髓炎、支原体、传染性贫血、弧肠呼病毒和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症等通过种蛋传播给下一代。
3.3孵化场做好种蛋和孵化场工作场地、运输车辆以及注射器具的卫生消毒工作,杜绝雏鸡在孵化场的早期感染。
4树立使病原微生物不带入和不带出养殖场的防疫理念
4.1场址选择和场区布局和厂房建筑
养鸡场周围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鸡只的健康情况,因此场址的选择及厂区内的布局对防疫工作非常重要,它相当于鸡场的第一道防御线,若场址选择不合理,再完善的防疫体系面对疾病时也不堪一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