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油是以生活在深海的鱼为原料提取的油脂,同其它油脂相比,其显著的特点在于富含n-3型多聚不饱和脂肪酸(polyunsaturated fatty acid,PUFA),集营养性、适口性和功能性于一体,对于开发功能性饲料和功能性食品具有一定的研究和应用价值。本文对鱼油在现代养禽生产中的研究与应用,包括鱼油对家禽的生产性能、健康状况、胴体品质和禽蛋品质等的应用效果及其影响因素等作一综述。
1.鱼油对家禽生产性能的影响
日粮添加鱼油可改善家禽的生产性能,如促进鸡只骨骼的发育和提高青年公鸡的繁殖性状、缓解因患腹水症导致的肉鸡死亡和因球虫病而导致的生长性能的降低;但不影响家禽的产蛋量、蛋重和饲料效率。日粮添加鱼油是否促进家禽的生长存在着不同的报道。
日粮添加鱼油可通过降低n-6与n-3型PUFA的比例促进鸡只骨骼的正常发育(Watkins等,1996);青年公鸡的日粮分别添加5%的鱼油和5%的玉米油时,饲喂鱼油组后代种蛋受精率(96%)显著高于玉米油组(91.6%)(Blesbois等,1997),其机制可能与机体内前列腺素与黄体酮的介导有关(Pike等,1999);Kelso等(1997)研究发现日粮添加鱼油可显著提高公鸡精子中的n-3型PUFA含量,降低n-6型PUFA的含量;但是n-6型PUFA在公鸡精子脂肪酸中所占的比例始终最高;Engstre等(1975)研究发现日粮添加鱼油可促进鸡冠生长和性腺的发育。
日粮添加鱼油对于患腹水症和感染柔嫩艾美耳球虫病的鸡群维持正常的生产性能表现出良好的效果。患腹水症肉鸡的日粮中添加鱼油与混合脂肪时,肉鸡死亡率分别为0.85%和3.41%,同时鱼油组鸡只的日增重比混合脂肪组高3.6%(前期饲料鱼油或混合脂肪的添加水平均为3%,后期均为2%)(Mcnaughton,1996)。采食不含球虫药的肉鸡感染柔嫩艾美耳球虫病时,日粮添加n-3型PUFA可以缓解鸡只生产性能的降低(Allen等,1998)。Korver等(1997)指出此时鱼油的最佳添加量为5%,添加水平为2.5%时,所产生的效果比5%的差,但仍可显著地缓解鸡只生产性能的降低。
鱼油所含的20C:5n-3(eicosapentaenoic,EPA)及22C:6n-3(docosahexaenoic,DHA)使采食鱼油的肉鸡具有一定的抗柔嫩艾美耳球虫病的功能(Allen等,1998)。EPA和DHA抗柔嫩艾美耳球虫病的可能作用机制包括两方面:即通过渗透作用进入寄生虫体组织内,使寄生虫体组织对吞噬细胞的氧化性攻击变得更加敏感,致使柔嫩艾美耳球虫抗吞噬细胞的氧化性攻击能力降低(Allen等,1998);此外,还可能通过动物免疫系统发挥作用,降低炎症反应对动物产生的不利影响等(Korver等,1997)。
日粮不加抗球虫药时,鸡只极易感染球虫病,此时向14~21日龄的鸡只日粮添加高水平(5%)的鱼油,对维持鸡只正常生产性能的效果最好;日粮添加抗球虫药或者鸡只感染球虫病的可能性较小时,添加1~2%的鱼油即可使鸡只维持良好的生产性能。但添加亚麻籽油时,即使添加水平高达15%,仍不能达到与鱼油相同或相似的效果(Allen等,1996;Allen等,1998)。其原因可能与动物机体内亚麻酸的代谢特点有关。机体内亚麻酸可转化生成EPA和DHA,但转化效率受动物种类及日粮n-6与n-3型PUFA的比例等因素的影响,如当日粮中n-6与n-3型PUFA的比例超过5:1时,亚麻酸的转化能力下降(Bjerve等,1987),超过10:1时,亚麻酸转化为EPA和DHA的途径几乎停止(Pike,1999);而对于猪与禽,Morgan等(1992)报道,其体内亚麻酸转化生成EPA和DHA的能力非常有限。
健康肉鸡的日粮添加鱼油与不加鱼油或与添加的其它油脂相比,对肉鸡生长影响的报道不一致,主要原因可能在于对添加鱼油的日粮是否采取了抗氧化等保护性措施。
Engstre等(1975)研究发现日粮添加鱼油可促进鸡增重、冠生长和性腺发育,但效果不比玉米油好;Edwards等(1963)报道日粮添加4%的鱼油时,鸡的生长受到抑制。这些试验中采用的日粮未加抗氧化剂,可能因PUFA遭到氧化性破坏而酸败,通过降低鸡的采食量而使鸡的生长受到抑制(Fritsche等;1991);Fritsche等(1988)对饲料中鱼油的酸败问题及其预防措施进行了研究。
在进行了抗氧化保护措施的基础上,Nir(1990)报道,以相同的日粮为基础,采食含1.5%红鱼油日粮的小公鸡的平均日增重(ADG)高于采食含1.5%大豆油的鸡只,但两组间的饲料效率(FCR)无差异;Fritsche等(1991)在1日龄母鸡的玉米-豆粕型基础日粮中分别添加等比例(7%)的鲱鱼油、猪油、玉米油和双低菜油,试验第5、12、19天称重发现饲喂鲱鱼油的鸡只ADG显著或极显著(p<0.05或p<0.01)高于猪油、玉米油和双低菜油组,而全程试验中,各组间的FCR无差异;另一个相似的试验中,Fritsche等(1991)在1日龄母鸡的玉米-豆粕型基础日粮中分别添加等比例(7%)的鲱鱼油、猪油、玉米油和亚麻籽油,试验第13天、17天称重发现饲喂鲱鱼油的鸡只ADG显著或极显著(p<0.05或p<0.01)高于亚麻籽油组,而27日龄时而各组间体重差异不显著,全程试验中各组间FCR无差异。这些研究说明,肉鸡日粮添加鱼油的同时,添加抗氧化剂对鱼油进行保护,可以促进鸡只生长,其机制在于鱼油促进了鸡只的采食。
蛋鸡日粮添加鱼油与不加鱼油或与添加的其它油脂相比,产蛋量、蛋重和饲料效率均不受影响。给产蛋鸡饲喂含3%鲱鱼油的饲料达18周,与无鱼油的对照组相比,蛋鸡产蛋量及蛋重均无明显差异(狄济乐,1994)。Anthony等(1992)用含3%鲱鱼油的饲料饲喂蛋鸡4周,测定4个不同组鸡的饲料消耗和FCR,结果无明显差异。
2.鱼油对家禽健康状况的影响
饲料是影响机体免疫功能多种因素之一(Klasing,1998),尤其是日粮中n-6型与n-3型PUFA保持适当的比例,可不同程度地改善家禽对众多疾病和异物,如柔嫩艾美耳球虫、鼠伤寒沙门菌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传染性支气管炎(IBV)及绵羊红细胞(Sheep Red Blood Cell,SRBC)的抵抗力,另外改善禽类的一些特异性免疫应答参数(Fritsche等,1991),同时降低促发炎信使因子的产生(Billiar等,1988)。
日粮添加鱼油可缓解鸡因球虫病导致的肠受损(Allen等,1996;Allen等,1998)。在不含任何药物的鸡只日粮中分别添加0.5%、1.0%和2.0%的玉米油(富含n-6型PUFA)和鱼油,并分别以LPS和IBV免疫鸡只,各组鸡只日增重、体温变化及血液循环体系中的细胞活素、白细胞介素1、肝脏分泌的急相蛋白(acute phase protein)(血凝酶和金素硫因蛋白)和抗IBV的抗体滴度等指标差异均不显著,其中2.0%鱼油组鸡只的各相指标较其它组有改善的趋势(Korver等,1997;Korver等1998)。Fritcher等(1991)在1日龄母鸡玉米-豆粕型的基础日粮中分别添加相同量(7%)的亚麻籽油、鲱鱼油、猪油、玉米油和双低菜油,饲喂母鸡3周,用SRBC免疫鸡只,并用3H-腺苷掺入法测定了伴刀豆球蛋白A(Con A)、商陆促细胞分裂素(PWM)和LPS刺激引起的脾细胞增殖。结果发现采食含7%鲱鱼油饲料的鸡只体内抗SRBC的抗体滴度极显著(p<0.005)高于其他各组;亚麻籽油和鱼油组鸡只脾细胞因Con A和PWM刺激产生的增殖效应比其它组分别低30%(p<0.13)和50%(p<0.05);各组对LPS刺激的增殖效应不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