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养殖行业领域专业门户网站
当前位置:中国养殖基地 / 养鸡

养殖肉鸡不同阶段的苏氨酸需要量

编辑:  时间:2017-07-21   浏览:

  小鸡:较新的研究(Rosa et al. 2001)发现, 1-18 日龄来航型海兰W-36 公雏对增加的苏氨酸水平没有反应,显示其苏氨酸需要量低于0.63%,而且显著低于AA 肉鸡。经典型AA 肉鸡的苏氨酸需要量为0.68±0.01% (R2=0.52),高产型为0.69±0.01% (R2=0.62)。

  中鸡:NRC(1994)推荐肉中鸡苏氨酸需要量为0.74%。Webel et al. (1996) 用3-6 周龄Ross×Hubbard 肉公鸡所做的试验显示,如果以最佳饲料转化率的90%为标准,那么, 可消化苏氨酸的需要量为0.61%(相当于0.70%的总苏氨酸,总赖氨酸的70%)。如果以增重、料肉比和胸肉产量为指标,那么,苏氨酸的需要量分别为0.70%、0.70%和0.78%(Kidd 和Kerr,1997)。李艳铃和呙于明(2000)研究3-6 周龄艾维因肉鸡(公母混饲)苏氨酸和色氨酸的需要量,发现苏氨酸和色氨酸存在交互作用。作者推荐的苏氨酸和色氨酸水平分别是0.66%和0.18-0.19%。

  大鸡(6 周以上):NRC(1994)对此阶段肉鸡苏氨酸的推荐量不是基于试验而是基于电脑模拟。自次以后,实际测定的肉鸡苏氨酸需求不断见于报道。 Webel et al.(1996)以增重和FCR 为因变量,测定6-8 周龄Ross×Hubbard 肉公鸡的可消化苏氨酸需要量为0.52%(相当于0.60%的总苏氨酸)。但是,Kidd 和Kerr(1997)测定同期同种基因型的肉公鸡,发现以增重和FCR 为指标,总苏氨酸的需要量为0.67%。Dozier et al. (1999)以增重、FCR 和胸肉产量为指标,发现6-8 周龄Ross×Hubbard 肉公鸡的总苏氨酸需要量分别为0.68%、0.67%和0.70%。Kidd et al(1999)也发现,以胸肉产量为因变量, 苏氨酸的需要量大于以最佳增重和FCR 为指标的需要量。从经济学角度观察,利润和总苏氨酸水平之间的关系为y=-2.303+10.731x-7.722x2(公式中y 是扣除成本后的利润,x 是饲料中总苏氨酸水平)。最大利润的苏氨酸需要量和最大增重和最佳胴体组成的苏氨酸需要量凑巧相等。 Dozier et al.(2001)的研究显示,以增重、采食量和FCR 为因变量,6-8 周龄Ross508 肉鸡苏氨酸的需要量为:公鸡0.74%, 母鸡0.63%。

  热应激时苏氨酸的需要量

  热应激是导致的较大体重肉鸡死亡的重要因素。热应激时优化饲料里的氨基酸水平可以改善肉鸡的生长(Waldroup et al., 1976)。因此,研究夏季高温时肉鸡对苏氨酸的需要量对于肉鸡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在27.4-41.6°C 温度条件下饲养0-3 和3-6 周龄的爱拔益加肉鸡(公母混饲),当饲料苏氨酸水平为0.89%和0.78%时,生产性能最佳。 随着饲料苏氨酸水平的提高,胴体品质和存活率也得到改善(Chung et al., 1996)。Dozier et al. (2000a) 研究6-8 周龄Ross 肉鸡在夏季热应激(30.0±2.9°C)情况下苏氨酸的需要量,结果是:以最佳FCR 为因变量,苏氨酸的需要量为0.67%, 以最大胸肉产量为因变量,苏氨酸的需要量为0.62%。 Kidd et al. (2000)研究热应激条件下(24-31°C)3-8 周龄Ross×Hubbard 肉公鸡氨基酸的需求。 0-3 周龄的日粮有2个水平赖氨酸(107%和121%NRC 推荐量)。从3-8 周龄,饲料有3 个水平苏氨酸(85%,95%和105% NRC 推荐量)和两个水平的支链氨基酸(满足NRC 或不满足NRC)。虽然饲料苏氨酸水平和肉鸡的生长表现和胴体品质没有显著相关,但是,对比赖氨酸、苏氨酸和支链氨基酸充足和不足的试验组发现, 前者肉鸡死亡率显著低于后者(Kidd et al., 2000)。Ojano-Diran和Waldroup(2002)试验显示,在轻度热应激条件下(26.7°C),提高饲料赖氨酸水平时同时提高苏氨酸水平,能够使胸肉产量增加(P<0.01)。单鞍山和Stering(2003)研究了不同的环境温度下7-18 日龄肉鸡苏氨酸的需要量。结果显示, 日粮中添加苏氨酸显著提高了采食量和增重, 并改善了饲料利用率。 在25°C 和35°C 情况下, 满足最大增重的苏氨酸需要量分别为0.733%和0.752%,满足最佳饲料转化率的苏氨酸需要量分别为0.744%和0.722%。

  苏氨酸来源对肉鸡生产性能的影响

  使用工业生产的氨基酸得以降低饲料的低蛋白水平, 从而降低饲养成本,是许多研究单位和饲料厂关注的问题。成功的低蛋白饲料,它的赖氨酸水平和其它必需氨基酸水平应该满足生长的需要。在降低粗蛋白水平的同时降低赖氨酸含量,尽管使用晶体氨基酸对包括苏氨酸在内的氨基酸进行了平衡(理想蛋白比例),但是,肉鸡的生产性能依然受到显著抑制(Bregendahl et al. 2002)。 因为这种饲料降低了对于蛋白沉积最重要的赖氨酸的含量,所以,此类饲料其实是低氨基酸水平饲料,它的生产性能低于高蛋白饲/高氨基酸饲料并不出乎意料。Kidd et al.(2002)研究使用工业生产L-苏氨酸代替蛋白原料里的苏氨酸,发现在小鸡饲料中添加600 克苏氨酸/吨饲料,可以使粗蛋白水平从21.92%降低至20.46%而不影响肉鸡(公、母)的增重和饲料转化率;在肉中鸡饲料中,添加272克苏氨酸/吨饲料,使粗蛋白水平从20.73%降低至20.07%,不影响肉鸡的增重和饲料转化率,但是当苏氨酸添加量大于272 克/吨饲料而使粗蛋白水平低于20.07%时,肉鸡的增重和饲料转化率显著降低(P<0.01);在肉大鸡饲料中,添加600 克/吨饲料使粗蛋白水平从17.53%降低至16.25%,也不影响肉鸡的增重和饲料转化率。这说明,在一定粗蛋白水平下,晶体苏氨酸和蛋白质中所含的苏氨酸对肉鸡生产的意义是等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