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养殖行业领域专业门户网站
当前位置:中国养殖基地 / 养鸡

鸡育成期的营养需要

编辑:  时间:2017-07-21   浏览:

  7周龄到产蛋前的鸡称为育成鸡, 育成期工作的总目标是培育出具备高产能力和有维持长久高产体力的青年母鸡群。为达到这个目标, 要求培育出的青

  年母鸡体重的增长符合标准, 具备强健的体质, 能适时开产; 骨骼发育良好, 骨骼发育应该和体重增长相一致; 鸡群体重均匀, 要求 75% 以上鸡的体重在平均体重的 0. 9~1. 1 倍范围内; 具有较强的抗病力, 产前做好各种免疫, 保证鸡群能安全度过产蛋期。

  配制日粮时,应根据鸡群生长阶段性特点有针对性的加大对某些组织器官的发育营养成分供应。仅靠注重育雏期末体重、育成期末体重体标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尽量使实际生长曲线与标准曲线相接近或吻合, 达到小长骨, 中长肉, 膘合适的目的。

  0~6 周龄, 供给高能、 高蛋白、 高多种维生素、 高矿物微量元素的肉鸡颗粒料, 促使体重、 胫长达标, 必要时可延长至 8 周龄。6 周龄后若更换为粉料, 要注意前后不同营养水平、 料型的衔接。在 8~10 周龄阶段,使鸡体逐渐适应营养水平的降低,减少换料应激。

  10~15 周龄日粮中有较高的纤维素用量 (麸皮占10% ), 目的是保持鸡大量采食和消化体积饲料的能力。营养因素是影响家禽健康、 生长发育、 生产力、产品质量以及寿命的重要因素,鸡所需的营养成分至少包括能量, 13 种氨基酸, 10 多种无机元素, 13 种维生素和 1 种必需脂肪酸。适宜比例的饲料, 对家禽业显得格外重要,饲粮中必需养分的缺乏或比例不恰当均会造成不良反应, 影响产蛋率。

  1 蛋白质与氨基酸

  由于饲料中的蛋白质不足或氨基酸不平衡, 家禽的采食量不足, 机体内对蛋白质的消化、 吸收、 合成障碍或消耗异常增多,均会造成蛋白质与氨基酸

  缺乏, 引起家禽产蛋量下降, 甚至完全停产, 体重减轻, 卵巢或睾丸萎缩等。因此, 必须根据家禽的品种、日龄、不同产蛋量等因素来确定家禽蛋白质及氨基酸的需要量, 确保蛋白质和氨基酸充分供给。

  后备母鸡的蛋白质需要量 = 维持需要 + 生产需要。一般来说产蛋高峰期的后备母鸡对蛋白质需要量为 18. 1~18. 4 克 /日。 如果饲料来源为食用酒糟, 则蛋鸡日粮中可以搭配 3% ~5% 的玉米酒糟,因其营养成分变化较大, 以搭配 2% 为好, 上限不宜超过 3% 。因其含有未知生产因子,在无鱼粉日粮中应用尤其必要。食用酒糟含胆碱高, 在日粮中搭配使用对预防脂肪肝很有好处。后备母鸡的氨基酸需要量也可以用公式求得, 但由于相关方程很多, 求得的结果也尽不相同, 大体估算如表 1。

  

  2 维生素

  维生素是一类低分子有机化合物,虽然需要量很少, 但其对维持生命及机体的正常发育、 生长和健康都是非常重要的。因家禽体温高, 代谢旺盛, 生长快,按单位体重计算,家禽对维生素需要量比家畜多。家禽多采用大群高密度饲养,对家禽不利因素多, 维生素需要量增加。因此, 对维生素的种类和数量要求较严格, 如不及时补充, 吸收的维生素不足,将导致生产性能下降。 维生素 A 缺乏, 除引起产蛋量下降外, 还引起蛋内出现血斑, 影响蛋品质。缺维生素 D3使薄壳蛋、 软壳蛋增多, 缺维生素 E 引起受精率下降。在考虑维生素对产蛋率影响时, 应根据家禽的特点、 品种、 不同产蛋日龄、 产蛋量等进行必要的供给, 才能减少其对产蛋率影响的幅度, 提高生产性能。

  3 矿物质

  矿物质是家禽体内各种器官组织所必须的构成成分, 他们参与维持渗透压与酸碱平衡, 是某些酶类必需的构成成分或活化剂,对机体的新陈代谢和肌

  肉神经对刺激的正常反应能力等均具有重要的作用。当矿物质得不到正常供给和代谢时, 机体的生长发育、 健康及生产力将受到影响。产蛋鸡日粮中钙、磷含量达不到 3. 25% 、 0. 5% 时, 产蛋量明显下降, 蛋壳质量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