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养殖行业领域专业门户网站
当前位置:中国养殖基地 / 养鸡

肉鸡放养技术介绍

编辑:  时间:2017-07-14   浏览:

  肉鸡的养殖模式有很多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种养殖模式放养技术介绍,具体技术如下:

  1.放养肉鸡硬件设备

  1.1 鸡舍选址场地是养殖生产的关键要素之一,选址的正确与否,是养鸡成功的第一步。放养肉鸡的鸡舍应选择地势较高、干燥,水、电、路三通;有足够的活动场地及林荫;没有发生过重大疫病,如:禽流感、新城疫、霍乱等的地方。

  1.2 鸡场布局

  鸡场四周用2.5m高的防护栏,铁丝网或砖墙围起,场内种植林木,草地,中草药,菜等作物。规划布局以有利于防疫、排污和生活为原则。生活区和生产区应严格分开,并相隔一定距离,生活区应设置于鸡场之外。鸡场生产区内,应按规模大小、饲养批次将鸡群分成多个饲养小区,相互之间应有一定的隔离距离。

  1.3 鸡舍及设备要求

  育雏舍可修建立体式网床温室进行育雏,提高雏鸡的成活率。成鸡舍力求投资小,经济适用,节约成本。但总体要求地面为水泥地面,易于消毒;并有足够的地脚窗,鸡舍要有良好的通风换气防寒保温条件;鸡舍四周要有通畅的排水沟;鸡舍之间的距离不准少于200m,鸡舍离村不准少于200 m;每1000羽鸡必须配备6个小水壶、10个小料壶或浅料盆、10个大水壶、40个料壶或料盆。

  2.放养前的育雏技术

  2.1 进雏前的准备

  2.1.1 准备好育雏室

  在雏鸡10日龄前育雏室最高可放养鸡只羽数:夏天80羽/m2,冬天70羽/m2,并且育雏室必需具备良好的保温,排湿,通风换气等功能。

  2.1.2 消毒

  进雏前一周必需把育雏室打扫清洁干净,干燥后用百毒杀或消毒药喷雾地面、围墙;隔天用生石灰乳液粉刷地面及地面上1m高的墙壁或用2%烧碱进行消毒,进苗前3d用甲醛溶液与高锰酸钾2∶1 的比例密封熏蒸24h。2~3d后开启门窗,使气味消散。

  2.1.3 垫料

  网上育雏最好,在育雏室内距地面60cm高的塑料网或铁丝网上饲养。如在地面育雏可用短麦草,锯木屑等垫料,垫料要干燥并绝对无霉变,垫料厚度能使鸡不能直接与地面接触为宜。

  2.1.4 器具

  准备好料盆或料桶、饮水器、温湿度计、照明灯和室内专用鞋等。

  2.1.5 预热

  进苗前1d或12h把育雏室预热,保证温度达到33℃左右。

  2.2 育雏的条件

  2.2.1 适宜的温度

  适宜的温度是养鸡成功的首要条件,它对提高成活率、生长速度和饲料利用率有极大的关系。育雏的关键在于掌握好温度,以下是雏鸡给温标准。

  2.2.2 适宜的湿度

  湿度对鸡的健康和生长影响也较大。如果高湿低温,很容易受凉感冒,有利于病微生物的生长繁殖,易发球虫病等。在育雏头10d内,育雏室要求相对湿度在 65%左右,10日龄后,雏鸡渐大,饮水量和排粪量增多,应勤换垫料,加强通风,保持相对湿度在60%左右为宜,并随雏鸡的日龄增长,而加大通风换气量。

  2.2.3 光照

  适宜的光照可以促进雏鸡的生长发育和健康,强光会刺激鸡的兴奋性,影响鸡群的休息和睡眠,引起鸡相互啄羽、啄肛等恶癖;而弱光照可降低鸡的兴奋性,使鸡保持安静状态,这对鸡的增重有益。育雏前2d要连续进行48h光照,以后每日光照23h,关灯1h保持黑暗,使鸡一旦在发生状况停电时不易产生应激。前2d 采用强光刺激采食,15h/20w,以后慢慢减少;10d后15h/15w。

  2.2.4 通风

  保持舍内空气新鲜和适当流通是养鸡的首要条件。通风的目的是减少舍内有害气体,增加氧气,同时又能降低舍内的湿度,保持垫料干燥,减少病原繁殖。否则将造成鸡呼吸道疾病增加,体弱多病,增加死亡。育雏室应保持空气新鲜,在保证温度足够的前提下尽量的加强通风换气。

  2.3 雏鸡的挑选

  雏鸡一般挑选体格结实的健康肉杂雏鸡,手握感觉充实在弹性,蛋黄吸收良好,脐口闭锁平整,泄殖腔口附近羽干净,绒毛丰满整洁,色泽鲜艳且长短适中,叫声清脆,眼睛明亮有神。

  2.4 育雏的工作

  1d:必须保证室内温度,如上表所写标准温度,以后每周下降2℃,直至降到常温;有强光刺激其采食;有充足的饮水桶和料桶。应先饮水后开食,雏鸡进入育雏舍后,休息0.5 h,便可喂水,第1次给水饮水用1:5000高锰酸钾水,后可用5%的葡萄糖水或温开水加适量开食补盐或氨苄青霉素、益生素。雏鸡自由采食,用全价料拌湿,以手攥成团、松开能散为好。要做到定时定量,少喂勤添一般以喂八成饱为宜,每次喂料量以15~20min吃完为宜。

  2~4d:注意保证温度的稳定,温度不能过高、过低或时高时低。继续补充适量的维生素及防白痢和慢性呼吸道病的药物,此时应适当采取换气措施。另外要按时做新城疫和传染性支气管炎疫苗的接种,接种前适当添喂维生素。

  4~6d:继续饲喂防治白痢及慢性呼吸道病的药物,另外要注意换垫料。

  7~8d:在此时应适当调低温度,加大换气量。冬天要注意排湿。

  9~10d:注意观察鸡群接种后的情况: 由于仔鸡增大了采食量和饮水量,所以应看情况增加通风换气量,注意湿度不宜过大;应相对把饲养密度降低到40~50羽/m2;

  10d后应注意防治球虫病。在整个育雏期间要注意防火、防鼠,保持鸡群安静。在育雏的1~3日龄全天光照,3d后逐渐缩短光照时间,15日龄达到仅利用自然光照,不再给予人工补光。适时调整密度,保证雏鸡健康生长,第1周50羽/m2,第2周40羽/m2,第3周30羽/m2,第4周25羽/m2,第5周 20 羽/m2。

  2.5雏鸡的日常检查

  日常的检查主要从雏鸡活动、睡眠、采食、饮水、呼吸、粪便等几个方面检查。

  活动。健康鸡活泼好动、反应敏感、眼明有神;病鸡精神萎缩。

  睡眠。温湿度适合时,健康鸡睡眠的姿势是头颈伸 直,平坦地伏在垫料上,而且闭上眼睛,不打堆;病鸡异样。

  采食。健康鸡采食活跃,不时发出欢快的叫声,嗉 囊有料,病鸡则无料,嗉囊内充满水液。

  饮水。健康成长鸡饮水后会立即离开饮水器,胸部 羽毛不沾水。饮水过多可能发生肠炎,消化不良、球虫病 或食盐中毒。

  呼吸。健康鸡群呼吸声基本不可听到,如果鸡只患 病,呼吸则会有响声( 咳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