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养鸡业中新的疾病不断发生,传统的疾病也有新的病原变异株出现,加之生产中常常使用抗菌素,使细菌出现抗药性,用传统药物方法防治使养鸡成本越来越高,而且鸡发病原因太复杂,有时防不胜防而造成严重损失。过于依靠疫苗和药物而放松饲养管理与环境卫生的工作,疾病也会不断发生。另外有多种病毒性传染病,一旦鸡群感染后几乎不能获救。生产中也经常发生免疫预防失败,造成损失。因此,为了养鸡少发病且获得最大的生产性能,我们应不惜最大努力,做好环境卫生与消毒工作。
一、鸡场防疫措施
鸡场的规划设计
本着有利于生产和防病的原则,确定场内的育雏舍、育成舍、产蛋舍、鸡粪处理等的平面位置。对场内的风向、风力、排污、水源、电源、饲料来源等都应该综合考虑。
选购优良健康鸡,饲喂安全质优的全价饲料
进鸡要从没有白痢病、禽流感、新城疫、马立克氏病等疾病的种鸡场引进鸡苗。饲料要从自动化程度较高、质量好的厂家购进。特别注意饲料中动物性蛋白原料的质量。
制定全进全出的生产措施
严禁不同品种、地方、不同批次和大、中、小鸡混养,以防交叉感染。一幢鸡舍的鸡必须同时进出。
制定鸡场防疫措施
在鸡场入口处、生产区连接处和鸡舍入口处、都要设有相应的消毒和更衣设施,坚决做到场内外、各生产区之间、鸡舍间、饲养人员之间的严格隔离,并制定有效的消毒制度,鸡舍内隔日消毒一次,鸡舍周围一周消毒一次,全场一日消毒一次。消毒池内应随时保持有消毒水,谢绝人员参观。饲养人员回家返场时必须更换外衣和鞋,经严格消毒后才能进入鸡舍。场内职工禁止饲养家禽、观赏鸟。
二、消毒
消毒的目的是阻止外部病源微生物侵害鸡体,排除和杀灭鸡饲养过程中蓄积于舍内外的有害微生物,维持舍内外的清洁度,防止传染性疾病在鸡群间传播。
影响消毒的因素
许多因素可降低消毒效果,如舍内外残留有机物等污染物;使用硬水,如含钙、镁、铁较高的水配制消毒剂;温度过高对某些消毒剂,如碘制剂、氯化物制剂有影响;消毒时间过短,使用方法不当,稀释浓度太低,喷洒不均匀等。
几种常用消毒药品
1.氢氧化钠(烧碱、苛性钠):常用1-2%溶液来消灭病毒和细菌。对金属、油漆物品均有腐蚀性作用。
2.过氧乙酸:市售20%的溶液,其本身有强大氧化性,杀菌作用快而强,对细菌、病毒、霉菌和芽孢均有效。常用含本品的0.3-0.5%水溶液作各种消毒,效果好,费用低。
3.高锰酸钾:常用0.1%溶液,能杀死细菌。
4.甲醛溶液(福尔马林):市售含量为40%,有强大的杀菌作用和刺激作用。与高锰酸钾配合对舍内进行熏蒸,密闭24小时,达到空间消毒。
5.新洁尔灭:常用5%溶液,用于皮肤、粘膜、用具的清洁消毒。
6.次氯酸钠:常用2%-3%溶液对鸡体喷雾消毒。可用于鸡体喷雾消毒的还有过氧乙酸、新洁尔灭等。
消毒操作程序
彻底清除鸡舍、地面、墙壁、附属装置上的灰尘、污物、粪便、垫料、饲料、羽毛。排风口、明沟等地均要彻底清洗干净。应做到先清扫,后冲洗,再干燥(数天),最后消毒。一般消毒3-4次,通常用两种以上的消毒剂交替使用。第二次消毒要等第一次消毒剂干燥后再进行。从清扫到消毒完毕,整个过程不得少于14 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