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林果地的选择
选择远离村庄,面积较大,地面平坦,地势高燥,植被良好,树冠较小,背风向阳,交通便利的林果地。
二、土鸡品种的选择
土鸡品种的优劣决定饲养土鸡的成败。选择土鸡品种要以对环境要求低、适应性广、抗病力强、体型较小、觅食力强、产蛋多、肉质好、就巢性能弱的当地品种。饲养实践证明,林果地饲养的土鸡品种宜选用黄羽土鸡。
三、生态放养圈的范围
一般林果地都可以用于散养鸡, 但以选地势高,朝南向阳,通风换气条件好的林果地为好。饲养前先设生态放养圈,一个生态放养圈,是以鸡舍为中心,半径200~250 米的圆圈内,放养2000 只土种蛋鸡,平均每只鸡放养面积60~100 平方米。这样, 既能保护林果地植被和放养周期的延续, 又有利于放养管理和经济效益的提高。设立生态圈要因地制宜, 平均每只鸡的放养面积不可小于60 平方米。每个生态放养圈相距不小于500 米。
四、生态放养圈的建设
生态放养圈选定后, 一要根据鸡的数量, 在放养圈中心建好鸡舍和产蛋箱; 二要在生态圈周围设立牢固的防护网, 可用尼龙网围林果地一周,高1.5~2 米,以防止鸡只被盗或走失; 三要在生态圈内搭建适量的供鸡避雨、休息的简易棚,棚内安放料槽,饮水器,供鸡白天采食,饮水和防风避雨用; 四要在无沙石的生态圈内堆放几堆细沙石供鸡采食;五要在生态圈内设立多处虫子、蚯蚓养殖池, 进行虫子和蚯蚓的养殖。
五、实行全进全出
同一鸡群采取全进全出的饲养方式, 因为不同日龄鸡的饲养、管理、饲料及预防免疫要求不同,如果同养就会造成防疫和管理上的不便。同时每批鸡统一出笼后,能统一对鸡舍内进行清理、消毒,对舍外林地进行清扫、铲除、深挖,并空场一段时间以达到自然净化作用。一般一片林果地饲养2~3 批后就应另换场地, 将原林地翻挖并空半年后再养鸡, 这样鸡不易患病, 饲养效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