蛇仔鱼

蛇仔鱼:别名苦力泥鳅_苦力鱼_库勒潘鳅,为鲤形目、鳅科、潘鳅属、鳅鱼系列品种,原产于亚洲泰国、马来西亚、印尼苏门答腊、婆罗洲的溪流中。
鱼体呈细长的鳗形,基色金黄,腹部粉红,深褐色纵纹贯穿鱼体,但非环绕,因形态似蛇并带有环形斑纹而得名,喜隐藏于底沙,平时不易见到,主要以沉底残渣为食,偶尔会攻击蜕皮中的小虾。
生存环境:中性
最大长度:11cm
形状分类:条形
颜色分类:褐色_黄色
活动区域:底层
饲养难度:中等
性情习性:温和
适宜温度:25℃±3℃
酸碱范围:6.7±0.3
硬度范围:7±4
寿命年限:5年
食物饲料:杂食
蛇仔鱼形态特征 >
口边有3对须,眼细小并隐藏在条纹中,黄色细纹将多数深黑褐色条纹分割开来。在特定光线条件下,可以看到脊骨和内脏器官。
蛇仔鱼饲养方法 >
性情温和,不伤害其他鱼,体质健壮,喜在暗处活动,常在水草或岩石缝隙中游进游出,经常利用其细长的身体,躲藏在水草和岩缝中。食性很杂,以其他鱼的剩余食物为食,对水质清洁起到保护作用,有潜沙的习性。
蛇仔鱼雌雄分辨 >
雄鱼体型细窄,雌鱼体型较大,腹部膨大。
蛇仔鱼繁殖方式 >
繁殖较难。在水族箱中铺砂,并多种植水草。将1雌鱼先放入水族箱,习惯新环境后,放入1-3尾雄鱼。通常早晨或黄昏产卵,雌鱼先将雄鱼射出的精液用口含着送到水草叶面或岩石上,并让其粘贴上,然后雌鱼再产卵使其受精。产卵后将亲鱼移走,只留下卵在水族箱中,并微微充氧。卵1-3天孵化。仔鱼在箱底爬行觅食,可供给水蚤或人工仔鱼配合饵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