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秋以后河蟹养殖的五个技术要点
编辑: 时间:2017-06-16 浏览:
入秋以后,河蟹进入到最后的育肥养成阶段,怎样才能提升河蟹的饱满度、外观品相及口味质量,确保全年的经济效益。
1、减少应激反应:进入秋季,昼夜温差大,气压、水温的变化也随之加大,河蟹的食欲会发生变化,容易引消化不良而死亡,这时尽量做到水温及水环境不要有过大的变化。
2、溶氧要充沛:一般河蟹已进入最后一次蜕壳阶段,通常还能增长10--15%,对溶氧的需求以及排泄物也日益增多,每天坚持开启增氧设备3-4小时,保证池塘水体溶氧充足,以促进河蟹的新陈代谢。
3、饲料投喂:在投喂动物性饵料的同时,适当添加一些青饲料(如水草、浮萍、水花生等),一般投喂次数分为早晚两次,必要时可以增加投喂次数,晚上投喂量占到全天数量的60-70%,投喂量以投喂后2-3小时后基本吃完为宜。
    4、水质调节:首先调节好水位,秋季应保持在1.3~1.5米,透明度保持在35厘米左右。池水透明度小于20厘米的,每亩可用生石灰15公斤全池泼洒;大于40厘米的,酌情施用有机肥,培肥水质。其次定期换水,以一个礼拜调节一次为宜,可先加注新水,每次换水量在池塘总量的20%左右,注意水质新鲜。
5、不要轻易用药:以预防为主,可适当用一些生物制剂,每半个月泼洒1次生石灰进行消毒,对于已成熟的河蟹,养殖户应及时捕抓出售,以免影响收益。
作者:丹阳市渔业科技入户指导员 杭剑飞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 河蟹池塘螺蛳科学放养技术
- 软壳蟹是什么蟹?软壳蟹全身都能吃吗?
- 河蟹养殖技术,河蟹养殖方法,河蟹怎么养?
- 河蟹养殖常用的清池消毒药物有哪些?河蟹放养前为什么要清池消毒?
- 河蟹养殖池塘水深多少比较好,太深有什么坏处?
- 别让快到手的钱财毁于最后冲刺这一段,螃蟹上市前关键管控预警
- 【技术分享】9月份河蟹池塘养殖管理要点
- 【技术分享】养螃蟹靠天收的日子已经过去了
- 九月份河蟹养殖管理
- 河蟹五壳关头,如何争取再冲一波?
- 一线养殖者的总结,河蟹养殖9、10月份生产管理要点
- 螃蟹出现伤亡是一天就出现的吗?
- 河蟹池塘底质的改良办法
- 河蟹在蜕壳期的管理要点
- 高温河蟹死亡原因分析之夺命水草
- 台风和河蟹死亡到底有什么关系?
- 高温天河蟹塘蓝藻不可怕,可怕的是盲目杀蓝藻!
- 你的河蟹塘口长蓝藻了吧!
- 河蟹塘水体发黑塘口微缺氧怎么办
- 同样是螃蟹,为何吃料量相差这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