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养殖行业领域专业门户网站
当前位置:中国养殖基地 / 水产

金鲳鱼与南美白对虾混养技术要点

编辑:简单爱  时间:2020-03-01   浏览:

  近两年由于气候、海区污染、种苗、人为等原因造成对虾病害频发,对虾偷死排塘现象极其严重,70%左右养虾户处于亏损状态。因而部分养殖户将养虾改为养鱼、贝、东风螺或鱼虾混养、虾蟹混养,效益都有所提高,风险也有所降低。

  阳江市渔乡子水产科技实业有限公司在珠三角、湛江、阳江、海南、广西等养殖区域走访调查时,发现了一种新的养殖模式:黄腊鲳鱼(卵形鲳参,即金鲳鱼)与对虾混养。现将该混养模式的技术要点陈述如下:

  一、清塘

  1.用生石灰100~150kg/亩全池泼洒,包括塘基。目的是将老塘底泥中细菌、螺、蚌、青泥苔、水生昆虫、杂鱼杂虾等杀死,消除病原体传播的主要媒介。

  2.漂白粉5kg、茶麸25kg/亩带水清塘(水位10~20cm),4~5天后把塘里的动物尸体、池水清走。进水放鱼时应采取过滤措施,防止野杂鱼及病害生物随水进入塘内。

  二、培水投苗

  1.养殖池塘要分开育苗池和养成池,进水1米深左右,用碘消毒剂消毒。3天后用生物有机培藻类制剂、氨基酸等培养生物饲料,如红虫、桡足类等。

  2.投放虾苗,1.5~2万尾/亩在育苗池,标粗至3~4cm,大约20~25天即可放入养成池一起混养。

  3.投放黄腊鲳鱼苗,3cm以上的鱼苗,1000~1200尾/亩,池水盐度相差不超过5‰,温度相差不超过4℃。

  三、前期管理

  1.黄腊鲳鱼在育苗池期对营养需求很讲究,主要以丰年虫、红虫为主。在鱼苗过池期,营养一定要跟上。一个星期内可用鳗鱼粉或高蛋白含量的海水鱼0#料。若水中浮游生物量不够,即时补施生物培藻类制剂、氨基酸等培育红虫类浮游生物以提高苗种成活率。

  2.投料20天后,改投喂1#料,这时选择在池塘的上风位置搭建围食台。鱼料应选择浮水料,以便随时查看鱼的食料情况,1小时内吃完说明投饵合理。如1小时后鱼料浮在食料台的池角位置,则表示多投了,要掌握好投饵量,每天喂3~4餐即可。投喂要定时,最好专人投喂,以便掌握和观察鱼虾和生长摄食情况。饲料选择有信誉厂家高质量饲料,争取缩短鱼的规格上市时间,降低养殖风险增加经济效益。

  四、中期管理

  俗话说:养鱼先养水。到中期要逐渐升高水位到1.5~2米。保持水体中藻相长期稳定是养殖过中的关键,要经常检测水质因子,pH值要稳定在 7.0~8.3之间。氨氮、亚硝酸盐要抑制在0.3mg/L以下。溶解氧保持在4mg/L以上。如果溶解氧长期低于3mg/L以下,鱼的食欲显著降低甚至停食。有时会出现浮头现象,如果不及时处理,溶解氧降低到1mg/L时,则陆续窒息死亡,俗称“翻白”或“浮塘”,损失会很惨重。

  保持水质的活、嫩、爽。氧气充足是养鱼的核心技术,要注意经常补施微生物制剂稳定水体藻相。中后期投饵量要逐渐加大。若水中悬浮物过多,水色浓绿或发红等危险色出现时,就不必投喂鱼料,立即采取排换水措施,保持水的鲜活度。注意收听天气预报,对池塘的水温、盐度变化、摄食情况做详细记录,在鱼食台周围定期使用消毒剂,以防细菌被鱼和饲料一起摄入引发肠道疾病。

  五、后期管理

  大约120天,黄腊鲳鱼长至0.5~0.7两/尾左右,是抢食最凶时,要特别注意控制投饵量,以投喂至一半的鱼散走游开时就停止,大约8成饱为宜。要经常在饲料中加入维生素C,以增强鱼体的免疫功能和捉生长效率。每1000尾鱼要配备一台4个叶轮的水车增氧机才能保证供氧量。黄腊鲳鱼环境适应性广,病虫害相对较少,目前最常见的病害是指环虫、白点病、小瓜虫病等。一旦发现病鱼就要立即处理。常用的处理方法是:用甲醛溶液或灭虫精全池泼洒,感染严重的病鱼要隔离药浴浸泡半个小时后再放下池塘。在整个养殖过程中,要视水质情况,通过使用微生物制剂等抑制有害病菌的繁殖生长,减少鱼病的发生。

  一般情况下无须另投喂对虾的饲料,因为鱼的排泄物是非常多的,让虾在底部吃掉它,一举两得,这是有效的生物净水方法,也是黄腊鲳鱼与对虾混养的亮点。

  六、注意事项

  1.鱼虾的放养密度不宜过大,3~4cm虾苗投放1.5~2万尾/亩,3cm以上的黄腊鲳鱼苗投入1000~1200尾/亩为最佳,水深保持在1.5~1.8米以上。

  2.闷热低气压暴雨天气,每天要24小时开动增氧机,夜间还要配合投放增氧剂,以防氧气不足。

  3.如水色过浓,水质突变,要立即排换水,减少投饵量。

  4.夜晚巡塘时,要特别注意鱼群的游动情况。泛塘前兆是鱼群浮在离水面20~30cm处,且游动很缓慢,此时要即刻开动所有增气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