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养殖行业领域专业门户网站
当前位置:中国养殖基地 / 养猪

针灸疗法在猪病防治上的四大应用

编辑:养殖基地  时间:2017-05-09   浏览:

  针灸疗法是传统兽医防治畜禽疾病的首要手段之一,它包括针术和灸术两方面。本文和各人分享针灸疗法在猪病防治上的四大应用。

  治疗猪病比力常用的有以下几种:

  一、白针疗法

  该疗法所刺穴位一般在肌肉比力饱满处、脊稚骨之间、枢纽骨等没有粗密血管漫衍处。针刺的角度按照差别的穴位分为三种:直刺(针与猪体表呈90度)、斜刺(针与猪体表呈30~45度)和平刺(针与猪体表呈15~25度)。针刺深度依猪的巨细而定。针感反映依赖精确刺穴和行针伎俩得到,也可通过猪是否呈现拱腰、翘尾、局部肌肉紧缩和皮肤颤抖等征象来确定。白针疗法常用于消化体系病症,肌肉闪伤、扭挫,外周神经麻木,母猪不孕及点刺黄肿使黄水、毒液外流等。

  二、血针疗法

  血针疗法又称红针、刺血法。小宽针刺血,一般环境下针刃应与血管的走势平行,以防止割断血管。血针穴位一般比力浅,入钟0.5毫米阁下即可出血。出血量的几多直接影响到治疗效果,对患热性病、肿痛性病、中毒病的猪及膘肥体壮的猪可多放一些,如一次多个穴位共放血100毫升阁下。针刺出血后,一般可自去处血,也可在到达必然出血量后榨取止血。血针疗养殖村养猪频道法具有保健保膘、泻热开窍、止痛解痹、消黄散肿、泻毒等功效,常用于热性疾病,如治疗猪伤风、中暑、中毒等。对某些体弱肚大的“僵猪”,挑刺八络穴8针后有促进长膘的效果。

  三、水针疗法

  水针疗法又称穴位打针法,是用可肌肉打针的药液直接注入穴位和痛点的疗法。用于水针疗法的东西为平凡打针针头和打针器。一般白针穴位都合用于水针,临床可按照差别的疾病选择相宜的穴位。如治疗眼病选太阳穴,治疗消化道病选后海穴、脾俞穴,治疗呼吸道病选苏气穴、肺俞穴等。每次取1~3个穴位为好。针对差别疾病选取药液,用量为一般肌肉打针的1/5至1/3,一个穴点打针3~5毫升药液为宜。水针疗法常用于治疗外伤跛行、风湿症、神经麻木、便秘、胎衣不下、脱肛、眼病等。

  四、卡耳(尾)疗法

  卡耳(尾)疗法即将药物埋入猪耳部的卡耳穴(尾部的卡尾穴)治疗猪病的要领,也叫黄疗法,是操纵针刺和药物诱导,把猪体内的内黄症诱导出来,引发肌体的抗病能力。卡耳(尾)疗法中常用的药物是蟾酥和砒石。在卡耳(尾)穴处用宽针平刺皮下,挑起皮肤形成一皮下囊,将蟾酥或砒石塞入囊中,卡药处会红肿或溃烂,这对猪的生长无多大影响。卡耳时,一次只能卡一只耳,如需第二次卡,则需要在第1次卡药后1周再卡第二只耳,最多只能卡2次。猪慢性病,如喘息病、流感和某些病的慢性期,在药物治疗效果不明明时可用卡耳(尾)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