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养殖行业领域专业门户网站
当前位置:中国养殖基地 / 养猪

改进饲料粉碎粒度预防畜禽营养代谢疾病

编辑:养殖基地  时间:2017-05-09   浏览:

  营养代谢疾病的发病缘故原由有三种:①营养物质摄入不足,日粮不足或日粮中缺乏某种营养物质。②营养物质消化接收不良,不能充实操纵。③营养物质转化需求过多。本文首要接头的是第一种缘故原由,并且针对日粮中首要饲料玉米、豆粕的破坏粒度睁开接头。

  饲料加工与动物营养有着亲近关系,优质的产物需要科学的配方设计与加工制造配合实现。合适的破坏粒度对饲料营养价值、养殖户效益、饲料产物市场占据率与代谢疾病防备等均有较大影响。

  笔者在启东、海门观察12个种鸡场,11个蛋鸡场,8个肉鸡场以及5个猪场,种鸡与蛋鸡的首要饲料玉米的几何平均粒度为3.5mm,最粗的到达5.2mm,肉鸡场的玉米几何平均粒度为3.1mm,中大猪的玉米几何平均粒度为1.3mm,均大大凌驾抱负的破坏粒度。此类环境在该地域十分普遍,问题较为严重,严重地影响畜禽出产机能,有的导致营养代谢疾病的产生。启东、海门部门养鸡户曾用预混料配制全价饲料饲喂肉鸡,因玉米颗粒过大而导致部门肉鸡背部羽毛生长不齐、两腿无力、喙趾软而弯曲等营养代谢疾病的产生,增长了不及格商品鸡的比例。其缘故原由是:①工钱提供了鸡只"先吃粗料习性"的前提;②因为粒渡过大,导致消化不充实,营养有用接收率降低;③理论上到达的营养,不知不觉地流失,一般不会被畜主所器重。启东市永和镇一肉种鸡场,使用了过粗的玉米,工钱提供了鸡只"先吃粗料习性"的前提,导致某些鸡只氨基酸、维生素与微量元素摄入不足,产生大批啄毛、啄肛致伤变乱,出格是食量大、生长快的鸡。厥后改良了饲料原料的破坏粒度,很快解决了问题。

  饲料的最相宜破坏粒度是指豢养的动物对饲料具有最大操纵率、最佳出产机能且不影响动物康健、经济上合算的几何平均粒度。合适的饲料粒度可以增长动物胃肠道消化酶或微生物感化的时机,提高饲料的消化操纵率,削减营养物质的流失及动物粪便分泌量及对情况的污染;能使各类原料混淆匀称、出产质地均一,有用防止粉状共同料混淆不均;可以提高饲料调制效果和熟化水平,改善制粒和挤压效果;便于动物采食,削减饲料挥霍,也便于储存、运输。那么多大的破坏粒度为宜?综合海内外有关资料,分述如下:

  仔猪。外洋Goodband等人(1985)比力了破坏平均粒度为634μm和767μm的大麦和623μm高粱喂仔猪的效果,成果表白细碎的大麦比粗碎的大麦在日增重方面提高5%。海内对乳猪料加工接纳破坏机筛片孔径一般为1.5~2.0mm,其平均粒度约在0.7~1.0mm,还可以进一步降低。王卫国等(2000)研究表白:对统一配方的仔猪饲料,在玉米、豆粕破坏时别离选用直径4.5mm、3mm和2.5mm筛孔的破坏机筛片破坏,制成三种全价颗粒饲料,用来饲喂23kg体重的二元、三元仔猪(有当地猪血统)做对比试验。成果表白,先用直径3mm筛孔破坏加工的共同饲料,在沟通前提下,料肉比力选用4.5mm筛孔的试验组增长10.1%,比选用2.5mm筛孔的对照组增长9.6%;接纳直径3.0mm孔径筛片的试验组粗卵白表观消化率较4.5mm和2.5mm筛孔组别离为8.1%和7.9%。这一试验成果与外洋试验的成果略有差异,外洋试验仔猪饲料粒度以600μm或以下,而王卫国等人试验粒度为1500μm(约相称于筛孔3mm)。差异的缘故原由:首要是试验猪的品种差别,海内试验的仔猪耐粗机能强于外洋品种。海内《共同饲料大全》一书中,对仔猪饲料的破坏粒度要求1.00mm以下。综合海内外资料,发起玉米、豆粕的破坏粒度以0.6~1.0mm为宜,不凌驾1.5mm(看猪种定)。筛孔直径比产物破坏几何平均粒度,大略节制时约为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