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养黄鳝的朋友要把好苗种关和驯饲关
编辑: 时间:2018-06-22 浏览:
黄鳝适宜作为广大农村发展庭院经济、发家致富的优选养殖对象。但在养殖中,初养者由于对黄鳝苗种的辨别、选择以及驯饲技术把握不好,常遭到不同程度的损失。本文介绍了初养黄鳝时应该掌握的苗种选择和驯饲技术。
1、苗种关
目前苗种主要有下列来源:首先是从野外直接捕捉,每年的4~10月都可在稻田和浅水沟渠用鳝笼或者利用晚上点灯照明的方法捕捉,捕捉后的黄鳝将有病有伤的剔掉再放养,这种方法尤其适于初养者采用。其次就是从市场选购。从市场上选购要选择体质健壮、无病无伤的;体色发白无光泽、瘦弱的不能用作鳝种。另外,黄鳝体色橙黄色的比青灰色的生长速度、增肉倍数都要高,特别是黄斑大的更宜优先选购。同时要注意苗种规格要基本一致,最好是每公斤20~50尾,规格太小,成活率低,当年还不能上市;规格太大,增肉倍数低,单位净产量不高。投入鳝种前7~10天,每平方米池子用生石灰0.2千克清塘。放养密度视情况而定:水源充足、鳝种规格小的每平方米可放养3~6千克;水源不便、鳝种规格大的每平方米可放养2.5~5千克,同时还可投放占鳝体总重10%的泥鳅混养。
2、驯饲关
从自然环境捕捉来的鳝种,一般不肯吃人工投喂的饲料,必须经过一段驯饲过程,否则会导致养殖失败。驯饲的方法是:黄鳝放养3~4天内先不投饲,然后在黄鳝行动正常后,于晚上开始引食。引食饲料选用黄鳝最喜欢的蚯蚓、河蚌等,用量可为鳝体总重的1%,第二天根据吃食情况适当调整投饵量,并稍稍提前投饵时间。由于黄鳝对饵料选择性较强,故在引食成功后,必须在引食饲料中逐渐掺入本地来源广、价格低、适口性好、增肉率高的其他饵料,乃至人工配合饲料,必须注意的是动物原料最好煮熟(活饵除外)。投饵地点最后定位于泥埂一端稍稍压平的台面上,投饵时间在能看清黄鳝吃食的傍晚为最佳。一般经过一周左右驯饲工作便会基本完成。
上一篇:黄鳝养殖常见病毛细线虫病处理方法 下一篇:高温季节黄鳝养殖管理方案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 野生黄鳝多少钱一斤?
- 黄鳝每亩产多少斤?黄鳝如何提高产量?
- 黄鳝养殖场怎么建设?黄鳝养殖场建造方案
- 黄鳝养殖安全越冬方法
- 黄鳝最喜欢吃什么食物?
- 养殖一亩黄鳝多少利润?
- 大棚黄鳝养殖技术
- 有机黄鳝性逆转及环境因子的影响
- 黄鳝养殖常见病航尾吸虫病处理方法
- 黄鳝变性过程详解
- 黄鳝养殖成功关键季——放苗和白露前后
- 网箱养殖黄鳝常见病棘头虫病治疗一例
- 黄鳝养殖疾病防治要把好三关
- 五月份网箱养殖黄鳝的技术要点
- 黄鳝池如何疏通网眼且消除底臭?请看这里!
- 黄鳝健康高效养殖全程操作指南(二)
- 网箱养殖黄鳝的现状及相应对策分析
- 泱盛生物技术总监赵宇江详解网箱黄鳝养殖“十二式”
- 黄鳝泥鳅高产套养五大技术要点介绍
- 黄鳝和泥鳅的生态套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