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鳝生态繁殖前的四个准备工作
编辑: 时间:2018-06-22 浏览:
生态繁殖是根据黄鳝的自然繁殖习性,用人工方法对亲鳝先进行催熟催产,又使雌、雄亲鳝在仿自然生态环境中自行进行交配繁殖,又充分利用了自然繁殖时所具有的泡沫巢进行孵化,大大提高了出苗率。
1.亲鳝的来源及选择:5月下旬至7月上旬,从江河、湖泊或稻田中用笼捕方法捕捉野生的、已达性成熟的雌、雄鳝;或从养鳝池中捕捉经过饲养达到性成熟的雌、雄鳝;也可以从市场上购买。
亲鳝要求选择体质健壮、无伤病、游动迅速、体色为黄褐色的作亲鳝。
2.亲鳝的雌、雄鉴别:可通过体长、色泽和形态进行鉴别。
①体长鉴别:鉴于非产卵期的雌、雄黄鳝较难鉴别,可凭体长初选。一般体长在20~35厘米的多为雌鳝,体长在45厘米以上的多为雄鳝。
②色泽鉴别:雄性鳝体色素为豹皮状斑点分布,背部有3条褐色素斑点组成的平行带,体两侧沿中线各有1条色素带,腹部黄色,大型个体呈橘红色;雌性黄鳝背青褐色,无色斑(微显平行褐色素斑3条),体侧褐色斑点色素细密、均匀分布,但颜色向腹部逐渐变浅,腹部为浅黄色或淡青色。
③形态鉴别:繁殖季节,手握黄鳝将其腹面向上,膨胀不明显、腹腔内的组织器官不突显的为雄鳝;若见腹壁较薄,肛门前端有膨胀,微透明,显出腹腔内有1条7~10厘米长的橘红色(或青色)卵巢,卵巢前端显有紫色脾脏,则为雌鳝。
3.亲鳝培育
①水源与水质:水源充足,排灌方便。水质应符合GB11607的规定,无污染,有机质含量低,水温昼夜差异不大。一般可采用水库水(表层1米以下左右的水),或经蓄水池充分暴气、平衡温度的地下水,或经蓄水池充分沉淀和必要消毒的河道、湖泊水,尽量不用池塘水。
②培育设施:池塘网箱或水泥池均可。
4.繁殖池的准备:以土池或稻田为宜,并模拟黄鳝自然条件下的产卵环境,在繁殖池的四周和中间堆筑土埂,埂宽40厘米,高出水面10厘米,土埂平行排列,埂间间距50厘米。繁殖池内适当栽培一些较矮的草类植物或水花生,以便仔鳝隐蔽、栖息,也便于仔鳝收集。
上一篇:黄鳝养殖失败案例分析 下一篇:网箱生态养殖黄鳝技术要点介绍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 野生黄鳝多少钱一斤?
- 黄鳝每亩产多少斤?黄鳝如何提高产量?
- 黄鳝养殖场怎么建设?黄鳝养殖场建造方案
- 黄鳝养殖安全越冬方法
- 黄鳝最喜欢吃什么食物?
- 养殖一亩黄鳝多少利润?
- 大棚黄鳝养殖技术
- 有机黄鳝性逆转及环境因子的影响
- 黄鳝养殖常见病航尾吸虫病处理方法
- 黄鳝变性过程详解
- 黄鳝养殖成功关键季——放苗和白露前后
- 网箱养殖黄鳝常见病棘头虫病治疗一例
- 黄鳝养殖疾病防治要把好三关
- 五月份网箱养殖黄鳝的技术要点
- 黄鳝池如何疏通网眼且消除底臭?请看这里!
- 黄鳝健康高效养殖全程操作指南(二)
- 网箱养殖黄鳝的现状及相应对策分析
- 泱盛生物技术总监赵宇江详解网箱黄鳝养殖“十二式”
- 黄鳝泥鳅高产套养五大技术要点介绍
- 黄鳝和泥鳅的生态套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