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北京水世纪费洪鑫
肥水,真的这么难吗?
一直有些河蟹养殖户朋友们说前期肥水困难,那么今天就跟各位老板探讨一下河蟹早期肥水的一些问题,河蟹早期肥水对养殖重要性非常大,下面就跟各位分享一下为什么早期难肥水,还有该怎样有针对性的肥水。
一、早期难肥水常见原因
1、早春低温,光照弱
2、浮游动物过多(枝角类、桡足类等)
3、大型藻类和水生植物过多(青苔,水草,泥皮)

4、过量使用副作用较大的杀虫剂、杀藻剂和消毒剂
5、阴雨天光照不足
6、投放螺蛳过多
二、前期如何正确的肥水
根据塘内具体情况实施具体方案,肥水尽量选择在晴天上午,后面能有至少两个晴天最佳。
1、温度低,光照弱,水位浅,透明度高。容易发生青苔泥皮,可以使用纳米黑金+绿爽,适合低温肥水,能够在肥水的同时遮光,抑制住青苔泥皮的生长,水肥起来后青苔泥皮自然会慢慢消失。
2、水中浮游动物过多造成水体白浑,建议杀虫后肥水,建议杀虫后底改、解毒,然后立即肥水使用活肥+绿爽,快速肥水,使水体达到平衡。
3、清塘大量药物残留在塘内导致肥水难,建议使用解毒灵针对性解毒后再肥水
三、怎样保持水体肥度
1、前期河蟹塘打好底肥,可以使用氨基酸肥水膏类产品或者泡塘时使用茶籽饼。
2、水肥起来后注意水体肥度变化,透明度过高时要继续补肥,抑制青苔和泥皮的生长。
3、把握前期投放螺蛳的量,定期加注新水。
4、水肥起来后,池塘里面水草、藻类、螺蛳、河蟹等都会直接或者间接吸收水中营养,水中营养大量减少却没有外来补充,会直接导致水体不稳,继而发生浑水、烂草等现象,肥水就是要保持水中营养平衡,所以一定要注意定期肥水,可少量多次,保持水体肥度。
河蟹养殖初期肥水是非常重要的一环,一次把水肥起来后,务必时刻关注水体变化,及时补肥追肥,保持水体肥度,防止水体一次瘦下来,造成后面肥水难度加大成本增加。
各位养殖户朋友的塘目前应该都放了一批螺蛳了,现在有没有爬开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