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止4月19日,苏北地区河蟹第一次蜕壳接近尾声,今年河蟹一壳有几个明显的特点:
(1)第一壳蜕壳比去年迟。这个与放苗早晚有关,去年多数养殖老板在正月十五左右就已经放苗,今年放苗整体延后,在二月上旬大部分才放苗。
(2)第一壳翻倍率不明显。蜕壳前后河蟹大小相差无几,几乎看不出来有增大。
(3)蜕壳高峰期枝角类大量繁殖。由于今年放苗迟,到了河蟹第一次蜕壳的时候正好遇到了枝角类繁殖的高峰期,白天可见池塘水体白浊,晚上用手电筒照射水面可见大量小白点(枝角类)在水中游动。

水体略有白浊
蜕壳高峰期杀虫风险较高,一般都是采用灯光诱捕。


灯光诱捕的优缺点很明显,优点就是对河蟹没有任何毒副作用,缺点是移动不方便,诱捕范围受限。
(4)吃食量不稳定,高低起伏。河蟹是变温动物,摄食量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大。

图示最高气温、最低气温、摄食量变化图
上图可以看出来两个情况:①河蟹摄食量与气温变化密切相关,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升高,随着温度的下降而下降;②河蟹一壳过后(蜕壳高峰在16日之前结束),随着温度的上升,摄食量并没有超过蜕壳前,暂时推断可能是蜕壳成活率不高导致摄食量没有上来,还需要进一步跟踪调查确认。
(5)青苔爆发。大部分塘口青苔在不严重的时候养殖老板就采取了措施,有效的遏制的青苔爆发,少数塘口管理不善,青苔疯长,完全覆盖住了水草,导致水瘦、水难肥。

青苔爆发
来源:水产热点(Shuichanredian)
作者:卞会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