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是一个综合工程,每一个环节都很重要,环环相扣、相辅相成。只有处处做细、做精,成功的希望才越来越大。前期肥水培藻是虾蟹养殖过程中的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更关系到养殖产量乃至养殖成败。一直有些河蟹养殖户朋友们说前期肥水困难,下面就前期肥水谈谈自己的看法:

较好的池塘水质
一、肥水的好处
1.促进水中有益藻类迅速繁殖,为早期蟹类生长提供营养(分解池塘的有机物质,实施生物解毒)和生物基础饵料,提高苗种成活率,能够提高和满足池塘水生动物的前期基础饵料,有利于降低池塘的养殖成本。
2.能够改善水体营养状况和水色,保持池塘有一个良好的水色,达到肥、活、嫩、爽,降低青苔的发生率和保持前期水温的稳定性(后期更降低蓝藻的发生率)。

优良水质
3.能够稳定池塘的环境,增强水生动物的抗应激和抗病害的能力(包括后期的回捕率),同时有效地促进浮游植物和水草的生长,增加水体溶解氧,维持池塘水环境平衡,促进河蟹健康生长。包括保持各种理化指标在一个合理的正常范围。
二、肥水困难的原因
如果水体较瘦,水质条件差极不稳定,水中有毒害的物质就会增加,溶氧偏低,pH值不稳定,此时养殖对象易应激发病;透明度较高水体青苔易快速生长导致水草生长缓慢或死亡;透明度较高,水体易浑浊或发白对河蟹和水草的生长有严重的影响,严重时河蟹发病死亡,水草生长萎缩死亡。
1.清塘时生石灰用量过大,从而导致水体短时间内pH值偏高,底质碱性过高,从而使肥料中的矿物质及营养元素容易被络合或吸附而沉入水底,不能被有益藻类吸收利用。
2.前期水温较低,藻类分裂繁殖速度受到限制,水色不易肥起来。
3.水体中重金属含量或清塘药物残留超标,限制了浮游生物的生长繁殖。
4.底泥板结,使其和水体间的物质交换停滞,即使水被暂时肥起来,其维持时间也不长。
5.水体中的浮游生物(如轮虫)较多,藻种基本被其摄食,切断了藻类的根本来源。
6.池塘青苔较多,施用的肥料大部分被青苔吸收利用,限制了有益藻类的生长繁殖。
7.水体浑浊,透明度较低,一方面肥料中的营养物质易被悬浮的杂质络合吸附,另一方面阻碍了藻类进行光合作用。
8.水体中及周围水域缺乏天然藻钟,这时需人工向水体中补充藻种。
9.肥料中营养元素不全面或搭配比例不合适,从而易培养出不良的水体颜色。
10.水体中不良藻类的过度繁殖抑制了有益藻类的生长繁殖,如蓝藻大量繁殖会抑制其他有益藻类的生长繁殖。
11.由于换水量及换水频率较高,导致水体中的肥料及有益藻类溶解不充分,从而使藻类难以在水体中形成优势种群。

用药物处理的青苔
三、提高肥水速度的几点建议
1.精准测定池塘的pH值,pH值过高与过低都会影响肥水的效果。
2.强化底改+解毒综合措施,可使用“分解低改”+“解毒”等产品,外换池塘水20厘米,可有效提高水体的肥水速度。
3.有机肥与生物肥的合理结合、生物肥与氨基酸、维生素、钙、镁等营养肥料相结合。杜绝单独使用无机肥和未经发酵的有机肥(有机肥选择羊粪或牛粪,尽量不使用鸡粪,不得使用猪粪和人粪),提倡使用生物有机专用复合肥。
4.由于前期稳,养殖水体中自然生长的藻类仍然没有一定的数量,需要人为添加“单胞藻种”+“氨基酸培藻膏”等,提高池塘有益藻类的数量和相应的营养需求。
5.增加水体的溶氧,一方面提高水生动物苗种的生长环境,二是为藻类的迅速繁殖提高必需的条件,可选择5~7天(特别在阴天)泼洒增氧药。
6.控制池塘的浮游动物量,必要采取施杀措施。达到浮游生物的平衡性。
作者:江苏兴化市渔业技术指导站张凤翔
江苏兴化市中堡镇农业服务中心陈建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