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墉养蟹技巧多
编辑: 时间:2017-06-16 浏览:
一、建造池塘
选择避风向阳、光照充足、池埂坚固、池坡平缓的池塘,面积3/15~1/3公顷最好,能保水1米以上。在水面以上30~50厘米的池埂上要建防逃设施。建时先围绕池塘挖一圈深30厘米的窄沟,在沟中每隔1~1.5米打一根高出沟边50~70厘米的桩,然后将塑料薄膜沿环沟围好,并钉在立桩上,填上沟中的土,埋住薄膜下缘。
二、加水植草
建好防逃设施后,要先清塘消毒施肥,注入新水,然后向池塘中移植水草,由于水草是河蟹栖息、觅食、蜕皮、避署、逃避敌害的场所,因此一定要丰富多样,要求养蟹水域水草覆盖率达到1/3以上。水草品种可以选用水葫芦、蒿草等挺水植物,或苦草、轮叶黑草等沉水植物,或浮萍等漂浮植物,岸边还可种植蔬菜和水花生等。要沿边种,没移活的水草要尽快捞出,以免腐烂污染水质。
三、放养蟹苗 
蟹苗的放养时间一般在每年5月份,由于在蟹培育(即将大眼幼体养成如5分硬币或扣子大小的幼蟹)阶段容易出现性早熟蟹(老头蟹),因此,这一阶段的饲养管理完全围绕预防老头蟹出现进行。
四、放养密度 
要先大后小,控制幼蟹生长速度,一般1/15公顷先放40万只,以后随着个体的生长逐渐调整,至Ⅳ期幼蟹后要到4万。
五、保证水质 
最好保持微流水,水源要清洁,无污染,透明度40厘米以上,pH值7.5~8.5,溶氧高于4毫克/立方分米。水质如有恶化,及时冲水或开增氧机。
六、夏季降温 
最好保持池塘水温18~23℃。具体做法是:使用地下水、冷泉水或水库底层水做水源,勤注水;高温季节要尽量在蟹池边水草上方搭棚遮荫等。
七、科学投喂 
池塘养蟹要做到“两头精,中间青”。即春、秋两季,天气凉爽,这时多喂精料,以动物性饵料为主,配合饲料和瓜菜为辅。夏季要以青饲料为主。投喂不能太足,使其半饥半饱。Ⅴ期幼蟹后基本停喂,任其自然生长,还要注意不喂发霉饲料。
八、控制青苔
青苔的危害主要是抑制水草正常生长,严重时会覆盖在水草之上,引起水草大量死亡,严重恶化水质,引发蟹大量死亡。河蟹生长期内,一方面可适当培育肥水,抑制青苔生长;另一方面可适当使用硫酸铜以杀灭青苔。因硫酸铜对软壳蟹有害,所以,在蟹蜕壳期前后不宜使用。使用硫酸铜后必须大量换水,以免影响水草生长。干塘后的青苔可以人工除去,再彻底清塘以杀灭残余青苔。另外,向蟹池加水时,进水口用绢网过滤,可有效防止青苔进入蟹池。
九、及早防病 
加强水质管理,定期进行水体消毒。一般每隔10~15天,全池泼洒生石灰一次,1/15公顷用生石灰20千克,既可杀菌又可调节池塘水质。尽量少用药或不用药,不使用对蟹有副作用的药物。
上一篇:蟹池中水草的移植技巧 下一篇:螃蟹“长毛”治三病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 河蟹池塘螺蛳科学放养技术
- 软壳蟹是什么蟹?软壳蟹全身都能吃吗?
- 河蟹养殖技术,河蟹养殖方法,河蟹怎么养?
- 河蟹养殖常用的清池消毒药物有哪些?河蟹放养前为什么要清池消毒?
- 河蟹养殖池塘水深多少比较好,太深有什么坏处?
- 别让快到手的钱财毁于最后冲刺这一段,螃蟹上市前关键管控预警
- 【技术分享】9月份河蟹池塘养殖管理要点
- 【技术分享】养螃蟹靠天收的日子已经过去了
- 九月份河蟹养殖管理
- 河蟹五壳关头,如何争取再冲一波?
- 一线养殖者的总结,河蟹养殖9、10月份生产管理要点
- 螃蟹出现伤亡是一天就出现的吗?
- 河蟹池塘底质的改良办法
- 河蟹在蜕壳期的管理要点
- 高温河蟹死亡原因分析之夺命水草
- 台风和河蟹死亡到底有什么关系?
- 高温天河蟹塘蓝藻不可怕,可怕的是盲目杀蓝藻!
- 你的河蟹塘口长蓝藻了吧!
- 河蟹塘水体发黑塘口微缺氧怎么办
- 同样是螃蟹,为何吃料量相差这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