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闸蟹池塘应激性夹草现象分析与对策
编辑: 时间:2017-06-16 浏览:
7月份江苏地区阴雨不断,使得螃蟹池塘尤其是以水韭菜为主的,出现了水质变化过大从而造成夹草现象严重的问题。关于螃蟹夹草现象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营养性夹草,一类是应激性夹草。前者很好理解,就是饵料不够吃或者营养不均衡,处理方法也相对简单,就是加大饵料的投喂,并且添加营养品(如速倍长或者速倍健等既起到均衡营养又起到诱食作用)。而第二种情况处理起来就相对复杂些,下面我们将通过实践对比来仔细分析下第二种情况。
我公司技术人员在观察大量池塘后综合对比,发现了一个共同的现象:凡是藻相稳定(7月份在兴化地区比较稳定的藻相多为裸藻藻相),在连续不见阳光数天内水色变化不大的池塘,螃蟹夹草现象很少发生;而如果池塘内没有什么藻相,即使水体的透明度很高(我们俗称玻璃水),在连阴雨或者几天不见阳光的情况下就会出现螃蟹夹草现象。
原因分析是因为在没有稳定的藻相池塘,在天气急剧变化的情况下(如连续几天不见阳光或者几天阴雨),整个水体环境缓冲性比较差,造成整个池塘环境的较大波动,从而造成螃蟹的应激反应。由此可见稳定的池塘环境是预防螃蟹应激性夹草先决条件,而稳定的池塘环境不仅包括精壮的水韭菜,而且包括了稳定的藻相。
处理方法:
第一天 激能90 两亩每包或者激能500 四亩每包 或者激抗4亩每包 全池泼洒。
第二天 白金底改 十亩每包 或者速净解毒底改 7亩包 全池泼洒。
第三天 菌特500 10亩每包加EM菌混合后全池泼洒,或者菌特100 10亩每瓶加EM菌混合后全池泼洒。
其实螃蟹应激性夹草现象可以有很多种原因,有的是单一因素引起的如上面提到的没有稳定的藻相,或者是底质发生剧烈变化(长期不使用底改产品造成泛底),再或者有纤毛虫。有的是上面几种因素综合的结果。所以要从根本上解决夹草问题还是以以防为主,勤改底、勤调水给螃蟹营造出稳定的生存环境,这才是根本的解决之道。正所谓大巧若拙,科学细心的管理才是养殖成功的秘籍。
上一篇:河蟹养殖池不良底质的防治对策分析 下一篇:幼蟹池塘清除蝌蚪的必要性和方法介绍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 河蟹池塘螺蛳科学放养技术
- 软壳蟹是什么蟹?软壳蟹全身都能吃吗?
- 河蟹养殖技术,河蟹养殖方法,河蟹怎么养?
- 河蟹养殖常用的清池消毒药物有哪些?河蟹放养前为什么要清池消毒?
- 河蟹养殖池塘水深多少比较好,太深有什么坏处?
- 别让快到手的钱财毁于最后冲刺这一段,螃蟹上市前关键管控预警
- 【技术分享】9月份河蟹池塘养殖管理要点
- 【技术分享】养螃蟹靠天收的日子已经过去了
- 九月份河蟹养殖管理
- 河蟹五壳关头,如何争取再冲一波?
- 一线养殖者的总结,河蟹养殖9、10月份生产管理要点
- 螃蟹出现伤亡是一天就出现的吗?
- 河蟹池塘底质的改良办法
- 河蟹在蜕壳期的管理要点
- 高温河蟹死亡原因分析之夺命水草
- 台风和河蟹死亡到底有什么关系?
- 高温天河蟹塘蓝藻不可怕,可怕的是盲目杀蓝藻!
- 你的河蟹塘口长蓝藻了吧!
- 河蟹塘水体发黑塘口微缺氧怎么办
- 同样是螃蟹,为何吃料量相差这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