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温了,河蟹养殖还不能放松,还有这些重要的事情要做...
编辑:张学申 时间:2018-06-12 浏览:
9月以来,蟹价不断波动,但是总体在低价位徘徊,尤其是大规格蟹。兴化及周边养殖区的河蟹销售渐近尾声,但是因大规格蟹价格低迷造成存塘蟹量依然较大。进入秋季,天气转凉,尤其是白露之后,很多人认为蟹塘的管理可以放松一下了,但是如果忽视一些细节,亦会造成大量损失。笔者根据多年的养殖经验,总结了以下几个关键点:
1.固堤防逃。在淡水中生长,卵巢发育至Ⅲ期的雌蟹,便寻找盐度较高的水域环境,以便性腺发育到第Ⅴ期、便实现雌雄交配、雌蟹抱卵、繁育后代。因此自然条件下,河蟹会翻坝越梗、顺水而下、奔向河口。雄蟹亦是如此。若是您的蟹塘有疏漏之处,河蟹逃跑,结果便是“竹篮打水一场空”。其实每年每个养殖区都会有河蟹大量外逃的事件发生,所以必须加强巡塘、加固滴漏。
2.防缺氧。秋末冬初,气温低于水温,表层水温要下降,密度增大,表层以下水温较高,密度较小,此时即发生密度环流。一般情况下,水位较低(<1.2m)的大面积蟹塘仅在次日清晨有缓慢的自然对流,并无大碍。但是在白天晴好天气时,晚间西北风,致气温骤降,则易发生强烈的水层对流,富氧的上层水将溶氧携至底层,由于池底的底泥呼吸,大量耗氧,造成水体缺氧,致上岸,重者死亡。因此应关注天气预报,在大幅降温来临前或是大雾天气,提前施用增氧产品或是做好底管增氧,以防缺氧。
3.水草管理。养殖后期,适度降低水草覆盖面积,保持50%左右即可。过密的水草影响水气交换,同样可以发生底部缺氧而死蟹的情况。另需及时捞除水草,沉底腐烂的水草会恶化底质,亦会造成河蟹底板粘脏,影响卖相。如有黑底板的待售河蟹,可以置于有增氧粒的盆里,河蟹在增氧粒上爬行可以洁净底板。
4.防止水温剧变。秋末冬初,昼夜温差较大,暂养待售期间,注意调节水位,防止水温剧变。温差过大可致河蟹食欲较差,有基础病的如肝胰腺功能较弱的河蟹则容易死亡。温度突然升高,暂养蟹死亡率会较高,高者可达20%。因此,囤蟹博价的老板应注意,根据天气变化及时调整囤网密度。
5.饵料管理。未售蟹塘的蟹因成熟而大量转塘,因此,饵料投喂应选择尚未转塘的上午9时至11时期间为佳。此时水温20℃左右,河蟹摄食量仍然较大,建议投喂商品育肥料如蟹倍壮,另加少许能量饲料如玉米,可增强体质,补充能量消耗造成的规格损失。
上一篇:河蟹养殖换个角度看青苔 下一篇:河蟹塘投放花白鲢发生死亡的趣味探讨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 河蟹池塘螺蛳科学放养技术
- 软壳蟹是什么蟹?软壳蟹全身都能吃吗?
- 河蟹养殖技术,河蟹养殖方法,河蟹怎么养?
- 河蟹养殖常用的清池消毒药物有哪些?河蟹放养前为什么要清池消毒?
- 河蟹养殖池塘水深多少比较好,太深有什么坏处?
- 别让快到手的钱财毁于最后冲刺这一段,螃蟹上市前关键管控预警
- 【技术分享】9月份河蟹池塘养殖管理要点
- 【技术分享】养螃蟹靠天收的日子已经过去了
- 九月份河蟹养殖管理
- 河蟹五壳关头,如何争取再冲一波?
- 一线养殖者的总结,河蟹养殖9、10月份生产管理要点
- 螃蟹出现伤亡是一天就出现的吗?
- 河蟹池塘底质的改良办法
- 河蟹在蜕壳期的管理要点
- 高温河蟹死亡原因分析之夺命水草
- 台风和河蟹死亡到底有什么关系?
- 高温天河蟹塘蓝藻不可怕,可怕的是盲目杀蓝藻!
- 你的河蟹塘口长蓝藻了吧!
- 河蟹塘水体发黑塘口微缺氧怎么办
- 同样是螃蟹,为何吃料量相差这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