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断河蟹脱壳高峰期的方法及脱壳期间注意事项
编辑: 时间:2017-06-16 浏览:
    一、河蟹脱壳高峰期的判断方法
    1、检查剩饵。河蟹在脱壳前不吃食,如发现连续几天投饵后,饵料的剩余量大大增加,同时,水质没有问题,河蟹也未发病,则表明河蟹即将脱壳。
    2、检查体色。脱壳前河蟹体色深,呈黄褐色或黑褐色,步足硬,腹甲水锈(黄褐色)多。而脱壳后,河蟹体色变淡,腹甲白色,无水锈,步足软。
    3、看蟹壳。 看池塘脱壳区和浅滩处是否有脱壳后的空蟹壳,如发现有空壳,即表明河蟹已开始脱壳了。
    4、看规格。对于放养相同规格的蟹种,看河蟹规格大小。脱壳后壳长比脱壳前增大20%,且体重比脱壳前增长了近一倍。在生长检查时,捕出的群体中,如发现了体大、体色淡的河蟹,则表明河蟹已开始脱壳了。
    二、河蟹脱壳期间注意事项
    1、需保持安静,同时保持水位稳定,一般不需换水。
    2、需将投饵区和脱壳区严格分开,禁止在脱壳区投放饵料,如果脱壳区水生植物偏少,应增投水生植物。
    3、每次脱壳来临前,不仅要投喂含有脱壳素的配合饲料,力求同步脱壳,而且必须增加动物性饵料的数量,保持饵料的喜食性和充足性,避免残食软壳蟹。
    4、如发现个别河蟹已脱壳,要补充矿物质以及营养盐,特别是在河蟹第一、第二壳的时候,前期水温低,投饵少,天气多变,河蟹体质较差,脱壳无力,普通的磷酸二氢钙等粉剂补钙产品在水温低的情况下不易吸收,要保证成活率必须加大营养和钙质的补充,特别是维生素和离子钙的补充。
    5、巡塘时,如发现软壳蟹,可捡起放入水桶中暂养1-2小时,待河蟹吸水涨足,能自由爬动后,才能放回原池。
上一篇:河蟹池底改产品的科学使用方法 下一篇:你永远不懂“黑腮”悲!就像白天不懂夜的黑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 河蟹池塘螺蛳科学放养技术
- 软壳蟹是什么蟹?软壳蟹全身都能吃吗?
- 河蟹养殖技术,河蟹养殖方法,河蟹怎么养?
- 河蟹养殖常用的清池消毒药物有哪些?河蟹放养前为什么要清池消毒?
- 河蟹养殖池塘水深多少比较好,太深有什么坏处?
- 别让快到手的钱财毁于最后冲刺这一段,螃蟹上市前关键管控预警
- 【技术分享】9月份河蟹池塘养殖管理要点
- 【技术分享】养螃蟹靠天收的日子已经过去了
- 九月份河蟹养殖管理
- 河蟹五壳关头,如何争取再冲一波?
- 一线养殖者的总结,河蟹养殖9、10月份生产管理要点
- 螃蟹出现伤亡是一天就出现的吗?
- 河蟹池塘底质的改良办法
- 河蟹在蜕壳期的管理要点
- 高温河蟹死亡原因分析之夺命水草
- 台风和河蟹死亡到底有什么关系?
- 高温天河蟹塘蓝藻不可怕,可怕的是盲目杀蓝藻!
- 你的河蟹塘口长蓝藻了吧!
- 河蟹塘水体发黑塘口微缺氧怎么办
- 同样是螃蟹,为何吃料量相差这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