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绒螯蟹的幼体需在盐度为16‰~17‰左右的海水中生长、变态,经过5次蜕皮,才能变成大眼幼体(蟹苗)。在整个人工育苗的工艺流程中,始终离不开对水环境的依赖。但由于各地育苗用水的水源不同,其盐度、[Mg]、[Ca]以及[Mg]/[Ca]的比值?不一定恰好适合河蟹幼体发育。再加上幼体比较嫩小,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差,对水环境因子的变化反应较为敏感。因此育苗用水的调配工作,成为河蟹苗种生产中的重要环节之一。笔者于1999年3月~6月在上海水产大学特种水产养殖进行河蟹的苗种生产过程中,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总结出河蟹育苗用水的两种调配方法,现介绍如下。
1、淡水+浓缩海水(盐卤)法
1. 1淡水的来源与准备 
选择无化学物质、农药、病菌污染的河口水作为育苗的基本水源 。育苗用水在一个月前,抽到育苗场的池塘中静置、沉淀、露天净化。池塘的面积大小根据 对水的需求量而定,一般为1~2亩,水深1~2米。使用前5~7天按每亩50kg漂白粉进行消毒 ,经过处理后的淡水,用120目的筛绢网过滤后,抽到调配池中备用。同时,测出其盐度值 、[Mg]、[Ca]。
1. 2浓缩海水(盐卤)的来源与准备 
育苗场所用的盐卤大部分来自舟山盐场,波美度在12左右。盐卤最好能在育苗开始前15~30天准备就绪。这样可使盐卤有一段静置沉淀的时间。 盐卤应放在遮阳、防雨、无渗漏的无泥池中,如放置更长时间,可在水中放入一些丰年虫。 如果临时急用,可用石灰水泼洒处理,静置两天即可使用。使用前用120目的绢网过滤。同时准确测定其波美度值,计算出其盐度值。
1. 3育苗用水的配备 
将处理好的盐,按比例加入到调配池的淡水中,充分搅拌,然后测定其盐度、[Mg]、[Ca]以及计算R值;当盐度为16%~17%时,通过 加MgSO4·7H2O或CaCl2,调节[Mg]在500~800mg/L之间,[Ca]在180~350mg/L之间,R值在2.0-3.0之间。
2、淡水+化学药品法
2. 1淡水的来源与准备 
方法同上. 
2. 2海水的配置的来源与准备 
每立方米的水中加0.08Kg KCl,0.16KgH3BO3,0.2g的KBr,再根据水中原来的盐度,[Mg]、[Ca],加入粗盐(每立方米加1 Kg粗盐,盐度便增加1),使其盐度为16‰~17‰;加入MgSO4·7H2O和CaCl2,使[Mg]在500~800mg/L之间,[Ca]在180~350mg/L之间,R值在2.0~ 3.0之间。
3、两种方法配置的海水比较 用化学药品法配置水,操作上虽然简便,但由于加入的药品有限,其微量元素的含量不及用 盐卤配置的海水丰富,故其育苗效果不及后者。建议苗种生产单位用盐卤来配置海水。经上述方法调配的海水,在调配池中根据需要加热,当温度与育苗池的温度基本一致(温度不超过2℃),就可以使用了。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 河蟹池塘螺蛳科学放养技术
- 软壳蟹是什么蟹?软壳蟹全身都能吃吗?
- 河蟹养殖技术,河蟹养殖方法,河蟹怎么养?
- 河蟹养殖常用的清池消毒药物有哪些?河蟹放养前为什么要清池消毒?
- 河蟹养殖池塘水深多少比较好,太深有什么坏处?
- 别让快到手的钱财毁于最后冲刺这一段,螃蟹上市前关键管控预警
- 【技术分享】9月份河蟹池塘养殖管理要点
- 【技术分享】养螃蟹靠天收的日子已经过去了
- 九月份河蟹养殖管理
- 河蟹五壳关头,如何争取再冲一波?
- 一线养殖者的总结,河蟹养殖9、10月份生产管理要点
- 螃蟹出现伤亡是一天就出现的吗?
- 河蟹池塘底质的改良办法
- 河蟹在蜕壳期的管理要点
- 高温河蟹死亡原因分析之夺命水草
- 台风和河蟹死亡到底有什么关系?
- 高温天河蟹塘蓝藻不可怕,可怕的是盲目杀蓝藻!
- 你的河蟹塘口长蓝藻了吧!
- 河蟹塘水体发黑塘口微缺氧怎么办
- 同样是螃蟹,为何吃料量相差这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