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盐都县潘黄镇郝庄村陈爱英,承包1.6公顷农田挖塘养蟹,在科技人员的指导下,钻研高产高效养蟹技术,获得每667平方米(1亩)产大规格蟹75.6公斤、纯收入2380元的好成绩,成为全县远近闻名的“养蟹状元”。现将其经验介绍如下: 
1.面积适中、水质好 
蟹池的大小一般以2公顷左右较为适宜。同时根据河蟹喜欢在水质清新、溶氧充足、底质淤泥少的环境中生活的习性,在开挖蟹池时就应重视这一点,选择靠近大河边的农田建池,保证水源充足,能灌能排,并做到排灌分开,杜绝“回笼水”进入蟹池。 
2.多种水草、多投螺 
陈爱英在蟹种放养前先播种苦草、移栽尹乐藻、轮叶黑藻、蒿草,移植水花生、浮萍等多种水草,使水草的覆盖面占池塘总面积的60%左右。同时在清明前每667平方米投放活螺蛳300公斤。养殖后期还要不断补充水草和螺蛳,模拟河蟹自然生态环境条件。 
3.选好蟹种、量要少 
要选购正宗的、长江水系的蟹种,规格在每公斤80——120只之间,并要求蟹种培育场远离疫病区,蟹种培育期间未用过有残留的药物(如抗生素等)。蟹种放养量要控制在每667平方米800只以内,同时要求蟹种的运输时间要短,操作要轻、快,下塘前要用药物浸泡消毒。 
4.合理投饵、管好水 
投喂的饵料要质优新鲜,做到荤、精、青合理搭配,实行“两头精、中间青”和“早开食、迟停食”的投喂方式。始终保持水质良好,水位和加水的原则是“春浅、夏满、秋勤、冬深”,水的透明度保持在30——40厘米,pH值在7.5——8.5之间的偏碱性。 
5.防病养蟹、少用药 
通过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条件,加强饲养管理,如种草投螺、四看(看季节、看天气、看水色、看蟹的活动情况)、四定(定时、定位、定质、定量)管水和投饵,定期泼洒生石灰水,使蟹不生病或少生病,尽量少用药或不用药,尤其是不能使用对蟹有毒副作用、对水中有益菌有杀伤作用的药物。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 河蟹池塘螺蛳科学放养技术
- 软壳蟹是什么蟹?软壳蟹全身都能吃吗?
- 河蟹养殖技术,河蟹养殖方法,河蟹怎么养?
- 河蟹养殖常用的清池消毒药物有哪些?河蟹放养前为什么要清池消毒?
- 河蟹养殖池塘水深多少比较好,太深有什么坏处?
- 别让快到手的钱财毁于最后冲刺这一段,螃蟹上市前关键管控预警
- 【技术分享】9月份河蟹池塘养殖管理要点
- 【技术分享】养螃蟹靠天收的日子已经过去了
- 九月份河蟹养殖管理
- 河蟹五壳关头,如何争取再冲一波?
- 一线养殖者的总结,河蟹养殖9、10月份生产管理要点
- 螃蟹出现伤亡是一天就出现的吗?
- 河蟹池塘底质的改良办法
- 河蟹在蜕壳期的管理要点
- 高温河蟹死亡原因分析之夺命水草
- 台风和河蟹死亡到底有什么关系?
- 高温天河蟹塘蓝藻不可怕,可怕的是盲目杀蓝藻!
- 你的河蟹塘口长蓝藻了吧!
- 河蟹塘水体发黑塘口微缺氧怎么办
- 同样是螃蟹,为何吃料量相差这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