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温时节河蟹养殖病害增加 养殖户需做好三方面工作
编辑: 时间:2017-06-16 浏览:
   八月份是河蟹养殖最为关键的时期,因为河蟹要进行最后一次蜕壳——生殖蜕壳,从而由黄蟹变为绿蟹,进入生长成熟期,同时这阶段也是河蟹病害高发的时期,八月份要历经大暑、立秋、处暑三个节气,天气变化较为频繁,有炎热、闷热的高温天气,也有凉爽的低温天气,气候的突变必然会引起养殖水体的突变,破坏水体环境的生态平衡,引发河蟹生病造成损失。因此,笔者特提出如下三要点供养殖户参考:
一、水质调控
1、养殖池塘要保持最高水位。
2、水草覆盖率要达50—60%。
3、每隔1—2天要补水一次。补水时间选择在凌晨或上午进行,傍晚不宜补水。
4、泼洒生石灰要慎重,最好选择在雨过天晴后进行,生石灰用量控制在5—10斤/亩.米。
5、用微生态制剂调节水质时,要根据监测的水质指标选择合适的微生态制剂,每隔7—10天使用一次。
二、饵料投喂
1、日投喂量要控制在河蟹存塘量的7—8%。
2、河蟹蜕壳前,动、植物饵料的投喂比例应作适当调整,植物性饵料的比例比前期相应增加,动物性饵料一般要求每亩控制在3—4斤。
3、河蟹蜕壳后,动物性饵料的投喂比例要提高,其中动物性饵料应达6斤/亩以上。
三、病害防治
1、及时清除残饵、漂浮与沉底的水草,水草不足时要及时补充,并增加投喂植物性饲料或投放仔螺蛳。蟹池内水草过多过密要开数条草沟,利于水体流动,条件充许时适当放养草、鳊或鲢、鳙夏花。
2、饵料中定期添加维生素及矿物质等微量元素,增强河蟹的免疫力,在临近蜕壳前,饵料中要添加离子钙—硬壳宝等蜕壳素,利于河蟹蜕壳。
3、治病时要对症下药,不可盲目用药和滥用药物。高温时期消毒杀菌、杀虫药要谨慎使用。
总之要统筹安排,采取综合措施,维持水体生态平衡,提高河蟹的抗病能力,减少病害的发生。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 河蟹池塘螺蛳科学放养技术
- 软壳蟹是什么蟹?软壳蟹全身都能吃吗?
- 河蟹养殖技术,河蟹养殖方法,河蟹怎么养?
- 河蟹养殖常用的清池消毒药物有哪些?河蟹放养前为什么要清池消毒?
- 河蟹养殖池塘水深多少比较好,太深有什么坏处?
- 别让快到手的钱财毁于最后冲刺这一段,螃蟹上市前关键管控预警
- 【技术分享】9月份河蟹池塘养殖管理要点
- 【技术分享】养螃蟹靠天收的日子已经过去了
- 九月份河蟹养殖管理
- 河蟹五壳关头,如何争取再冲一波?
- 一线养殖者的总结,河蟹养殖9、10月份生产管理要点
- 螃蟹出现伤亡是一天就出现的吗?
- 河蟹池塘底质的改良办法
- 河蟹在蜕壳期的管理要点
- 高温河蟹死亡原因分析之夺命水草
- 台风和河蟹死亡到底有什么关系?
- 高温天河蟹塘蓝藻不可怕,可怕的是盲目杀蓝藻!
- 你的河蟹塘口长蓝藻了吧!
- 河蟹塘水体发黑塘口微缺氧怎么办
- 同样是螃蟹,为何吃料量相差这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