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蟹养殖之蟹种放养技术
编辑: 时间:2017-06-16 浏览:
    1.自育蟹种:放养蟹种实现本地化,是提高河蟹成活率、增加河蟹商品规格和产量的首要基础。养殖大规格优质河蟹必须有大规格优质蟹种,优质蟹种必须有优质的蟹苗提供可靠保证。
    2.外购蟹种:要求规格整齐,为100~200只/千克为好,体质健壮、爬行敏捷、附肢齐全、指节无损伤,无寄生虫附着。严禁投放性早熟扣蟹。
    3.蟹种放养:严格把好放养关。配套培育的幼蟹如采取三级放养,可于春季前后放入大池;采取二级放养,可在蟹苗放养20余天、蜕壳2次后从蟹苗培育池移入成蟹池。具体做好:“一区”、“三改”、“三适”。“一区”即设置蟹种暂养区,用网围一块养殖区,为大塘面积的1/10~1/5,将优质蟹种放入其中强化培育,待大塘的水草长至占整个塘面50%以上、螺蛳已繁殖一定数量再放入大塘饲养;“三改”,即改冬放为春放,改小规格为大规格,改外蟹种为自育蟹种;“三适”,即适当的放养规格、适当的放养时间和适当的放养密度。放养规格一般掌握在80~120只/千克,放养时间宜早不宜迟,放养蟹种要求80%以上为自育蟹种。生产实践证明,自育蟹种的成活率、抗病力及长成规格明显示优于外购蟹种。蟹种放前先用6毫克/升的高锰酸钾药液浸泡10~15分钟,再放入大暂养区。
    4.放养密度:对于水源充足、饲料丰富和饲养管理较好的池塘,放养密度一般为每亩500~600只。在蟹种放养前,将蟹种放入浓度为3%~4%的食盐水溶液浸泡3~5分钟后放养。
    5.放养时间及方法:一般掌握在2月底至3月进行,3月底结束放养为宜。宜选择天气晴暖、水温较高时进行,以保证放养的成活率。采用一次放足、三级放养的方法。所谓一次放足,就是放养的全部蟹种应一次性备齐放入。三级放养则是指对面积大的养蟹池塘,可在塘内先用网布进行小面积围栏,将备齐的蟹种先放入围栏区,进行强化培养,蜕壳数次后再分级放开。
 
 
上一篇:网箱养殖河蟹技术六个关键步骤介绍 下一篇:河蟹大眼幼体的形态结构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 河蟹池塘螺蛳科学放养技术
- 软壳蟹是什么蟹?软壳蟹全身都能吃吗?
- 河蟹养殖技术,河蟹养殖方法,河蟹怎么养?
- 河蟹养殖常用的清池消毒药物有哪些?河蟹放养前为什么要清池消毒?
- 河蟹养殖池塘水深多少比较好,太深有什么坏处?
- 别让快到手的钱财毁于最后冲刺这一段,螃蟹上市前关键管控预警
- 【技术分享】9月份河蟹池塘养殖管理要点
- 【技术分享】养螃蟹靠天收的日子已经过去了
- 九月份河蟹养殖管理
- 河蟹五壳关头,如何争取再冲一波?
- 一线养殖者的总结,河蟹养殖9、10月份生产管理要点
- 螃蟹出现伤亡是一天就出现的吗?
- 河蟹池塘底质的改良办法
- 河蟹在蜕壳期的管理要点
- 高温河蟹死亡原因分析之夺命水草
- 台风和河蟹死亡到底有什么关系?
- 高温天河蟹塘蓝藻不可怕,可怕的是盲目杀蓝藻!
- 你的河蟹塘口长蓝藻了吧!
- 河蟹塘水体发黑塘口微缺氧怎么办
- 同样是螃蟹,为何吃料量相差这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