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河蟹养殖技术管理关键措施
编辑: 时间:2017-06-16 浏览:
进入6月,气温逐渐上升,临近盛夏高温季节,河蟹已达快速生长阶段,6月份的河蟹养殖管理具有要求高,难度大的特点,现就有关重点工作介绍如下:   
一、青虾捕捞及生态环境的营造
继5月份青虾捕捞上市以来,6月份要继续做好蟹池套养青虾捕捞上市工作,在用地笼起捕青虾过程中,同时要检查河蟹生长及病害情况,若发现地笼中有活力差及病蟹应及时诊断与治疗,做到早发现、早控制、防治结合。
6月份应对池塘水体进行1-2次解毒,对池塘底质进行2-3次改良,利用底质改良剂对池塘四周及投饵处进行改良,创造良好的底部环境.要做好水草的养护工作,板田上水草长势不好的池塘应在水草区域适度施肥,水草不足区域要及时补种或移植,争取做到池塘中水草蔬密相间,合理布置,池塘生态环境良好。围网种植轮叶黑藻的池塘应视其水草生长情况决定围网撤除,环沟深处的伊乐藻应进行部分清除与移栽,防止高温季节因水草腐烂而败坏水质从而引发疾病,在清除伊乐藻过程中,应做到少量多次,边改底边清除,防止池塘底层有毒有害物质泛池败水。6月份应全塘投放批量优质活螺蛳,可改善水质与保护水草的生长,营造良好的池塘生态环境。 
二、饵料投喂与水质管理
一般在6月下旬至7月上旬河蟹有一次蜕壳过程, 六月份河蟹摄食量已较大,第三次蜕壳结束后应及时调整投饵量,日投喂量一般应控制在其存塘量的8%—12%左右,饵料的投喂重点以小鱼为主,日投喂量应根据河蟹放养密度等情况确定,小鱼每亩可达2.5斤以上,并搭配适量的颗粒饲料、小麦、豆粕、玉米、黄豆、蚕豆等,动物性饵料所占比例应不低于60%。部分进水不便的塘口应降低小鱼投喂量,增加颗粒饲料等饵料量。河蟹养殖池水质应保持鲜、活、嫩、爽,河蟹池水位应视池塘水草生长情况逐步加深,2-3天可加水一次,6月中旬蟹池平均水位应达50cm以上,至6月底,一般要求蟹池达较高水位,在6月份一般可泼洒生石灰一次进行水质调节,要求每米水深每亩用生石灰10斤左右,适度增加水体中钙离子的含量。由于河蟹活动量增加,如果投喂不足或者水体水质调节不好等原因可能会造成池水浑浊,应根据具体情况采取措施如调整饵料数量、品种,调节水质,增加水位,适量施肥、使用微生物制剂等相应措施,保持池塘水质清爽,水质清瘦的池塘应考虑适度肥水,池水透明度保持在50cm左右,有利于河蟹的健康生长。
三、河蟹的病害防治
6月份是河蟹病害防治的关键时期,应结合养殖过程中饵料投喂、水质调控、水体生态环境营造等开展防治工作,在利用药物防治中,河蟹第三次蜕壳结束后要求对蟹池全塘采取杀虫、内服外消全面清消一次。梅雨季节对池塘可进行1-2次消毒,减少水体病菌的产生。进入6月以后是微生物制剂在蟹池中广泛应用阶段,也是微生物制剂应用效果较好的时期,可定期对蟹池应用,一般7-10天左右应用一次,既可调节水质保持水体良好的生态环境又可达到预防疾病的效果。
 
上一篇:夏季高温季节大闸蟹池塘水质调控的三个措施 下一篇:河蟹不蜕皮的三种原因及处理方法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 河蟹池塘螺蛳科学放养技术
- 软壳蟹是什么蟹?软壳蟹全身都能吃吗?
- 河蟹养殖技术,河蟹养殖方法,河蟹怎么养?
- 河蟹养殖常用的清池消毒药物有哪些?河蟹放养前为什么要清池消毒?
- 河蟹养殖池塘水深多少比较好,太深有什么坏处?
- 别让快到手的钱财毁于最后冲刺这一段,螃蟹上市前关键管控预警
- 【技术分享】9月份河蟹池塘养殖管理要点
- 【技术分享】养螃蟹靠天收的日子已经过去了
- 九月份河蟹养殖管理
- 河蟹五壳关头,如何争取再冲一波?
- 一线养殖者的总结,河蟹养殖9、10月份生产管理要点
- 螃蟹出现伤亡是一天就出现的吗?
- 河蟹池塘底质的改良办法
- 河蟹在蜕壳期的管理要点
- 高温河蟹死亡原因分析之夺命水草
- 台风和河蟹死亡到底有什么关系?
- 高温天河蟹塘蓝藻不可怕,可怕的是盲目杀蓝藻!
- 你的河蟹塘口长蓝藻了吧!
- 河蟹塘水体发黑塘口微缺氧怎么办
- 同样是螃蟹,为何吃料量相差这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