颤抖病防治参考处方
编辑: 时间:2017-06-16 浏览:
病名
颤抖病
病原
螺原体
症状
病蟹附肢痉挛状颤抖、抽搐或僵直,活动缓慢,反应迟钝,上岸不回,病蟹常伴有“黑鳃”、“灰鳃”、“白鳃”等症状。肌肉发红,尤以大蟹。附肢中的肌肉明显,头胸甲下方透明肿大,充满无色液体。肝胰腺脓肿成灰白色,肝组织糜烂发出臭味。
危害对象
主要危害中华绒螯蟹,幼蟹、成蟹皆有发生。
流行情况
发病水温23—33℃。流行季节5—10月。8—9月高温季节发病严重,水温20℃以下发病减少
内服药物
渔多星三友强肝散
外用药物
渔水宁三友底净爽水素
上一篇:大规格河蟹养殖水草的种植与管理方法 下一篇:蟹苗期的主要管理技术要点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 河蟹池塘螺蛳科学放养技术
- 软壳蟹是什么蟹?软壳蟹全身都能吃吗?
- 河蟹养殖技术,河蟹养殖方法,河蟹怎么养?
- 河蟹养殖常用的清池消毒药物有哪些?河蟹放养前为什么要清池消毒?
- 河蟹养殖池塘水深多少比较好,太深有什么坏处?
- 别让快到手的钱财毁于最后冲刺这一段,螃蟹上市前关键管控预警
- 【技术分享】9月份河蟹池塘养殖管理要点
- 【技术分享】养螃蟹靠天收的日子已经过去了
- 九月份河蟹养殖管理
- 河蟹五壳关头,如何争取再冲一波?
- 一线养殖者的总结,河蟹养殖9、10月份生产管理要点
- 螃蟹出现伤亡是一天就出现的吗?
- 河蟹池塘底质的改良办法
- 河蟹在蜕壳期的管理要点
- 高温河蟹死亡原因分析之夺命水草
- 台风和河蟹死亡到底有什么关系?
- 高温天河蟹塘蓝藻不可怕,可怕的是盲目杀蓝藻!
- 你的河蟹塘口长蓝藻了吧!
- 河蟹塘水体发黑塘口微缺氧怎么办
- 同样是螃蟹,为何吃料量相差这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