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蟹池塘水浑了的时候教你选择最好的处理方案
编辑: 时间:2017-06-16 浏览:
姓名:张玉楼
时间:2014.5.3
技术员:卫言明
联系地址:老子山
池塘条件:(亩数水深、增氧设备的功率和数量、水草种类、池塘的形状)
面积:25亩水深:滩面:1500px
水草:伊乐藻
形状:标准型
放养日期、规格及数量:
日期:2014.3、5
规格:1斤80头左右
数量:每亩1500左右
饲料种类及投喂方法:小鱼,饲料,杂粮
近期防治用药:无
疾病流行情况、水质及鱼体检测(按日期记录):水质白混
分析及诊断:
1、气候不稳
今年的早期至今气候不稳定,昼夜温差大!水体容易形成微对流;使池塘底部的有机质或无机悬浮颗粒等随着水体对流悬浮在水中,难以稳定沉淀在池塘底部,导致水体不够澄清。
2、放苗密度过大
由于去年大规格螃蟹的行情走低,极大地挫败了养殖户的信心,因而今年养蟹区域普遍加大了放苗密度,从原来的追求大规格转变到追求大规格的同时追求高产量,为了提高产量,螃蟹苗种数量必须增加,养殖密度增加必然导致大量的螃蟹活动搅浑池底,。
3、投喂量不足
随河蟹第一次、第二次蜕壳逐渐结束,很多养殖户不是非常清楚正确的饵料投喂量,也或许前期的投喂量不是很足,主养动物(螃蟹)到处爬塘寻找食物,搅动池底,导致池塘底层水较混浊,同时伴随夹草现象。
4、螺蛳投放不足
螺狮具有摄食有机质,一定程度的净化水质的作用,目前大部分养殖池塘都投放大量螺狮,可以有效降低管理难度,由于河蟹养殖面积不断增加,天然螺狮数量降低,品质无法保障,价格一直上涨,是的很多养殖户老板投放量很少甚至不投放,无形间增加了管理难度。
5、野杂鱼龙虾等过多
池塘的野杂鱼(泥鳅、黄鳝、麦穗鱼、野鲫)以及龙虾过多,大部分都要抢食螃蟹的饵料,活动量大,使得水质浑浊
6、虫子(枝角类)大量繁盛
水体的原生浮游动物大量繁盛,虫子过量本身就要搅动水体,增加水中有机质悬浮量,同时大量浮游动物摄食浮游植物(水中藻类),致使水体缺乏藻类,水质不稳定,也造成了池塘缺氧,养殖动物活动量增加,增加了水质浑浊程度。
7、水体营养不均衡
长期养殖的池塘,对某种单一元素消耗过大,而我们在选择培藻、肥水产品的时候,不能很好的鉴别哪一类的营养更全面,所以在长期养殖的池塘中容易出现水中藻类品种单一,或者藻类数量少(也就是平时说的水很难飞起来)的情况。藻类不均衡必然导致水体稳定性比较差,如果赶上变天或者水体对流,不稳定的水体非常容易出现变化,形成浑水。
处理方案:
第一天:阿斯曼6瓶
第二天:底康1号 7袋 + 养水宝 9瓶
效果跟踪:
客户留言及签字:
张师傅现在对我们的杀虫药真是佩服,杀虫是绝对的,周围看到他的塘口杀虫效果有的来店里要杀虫药。
改底、调水产品表示以后会经常用。
上一篇:河蟹池塘水质浑浊的处理妙招 下一篇:“速解宝+活力宝”解毒调水、增强河蟹体质绝配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 河蟹池塘螺蛳科学放养技术
- 软壳蟹是什么蟹?软壳蟹全身都能吃吗?
- 河蟹养殖技术,河蟹养殖方法,河蟹怎么养?
- 河蟹养殖常用的清池消毒药物有哪些?河蟹放养前为什么要清池消毒?
- 河蟹养殖池塘水深多少比较好,太深有什么坏处?
- 别让快到手的钱财毁于最后冲刺这一段,螃蟹上市前关键管控预警
- 【技术分享】9月份河蟹池塘养殖管理要点
- 【技术分享】养螃蟹靠天收的日子已经过去了
- 九月份河蟹养殖管理
- 河蟹五壳关头,如何争取再冲一波?
- 一线养殖者的总结,河蟹养殖9、10月份生产管理要点
- 螃蟹出现伤亡是一天就出现的吗?
- 河蟹池塘底质的改良办法
- 河蟹在蜕壳期的管理要点
- 高温河蟹死亡原因分析之夺命水草
- 台风和河蟹死亡到底有什么关系?
- 高温天河蟹塘蓝藻不可怕,可怕的是盲目杀蓝藻!
- 你的河蟹塘口长蓝藻了吧!
- 河蟹塘水体发黑塘口微缺氧怎么办
- 同样是螃蟹,为何吃料量相差这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