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盱眙县水产站 王芳 王晓鹏 马琴
 
据气象部门预报,盱眙天气进入梅雨期。入梅后,降水呈现过程性特点,开始进入高温、低压、闷热、阴雨的天气,水质极其容易变坏,给河蟹养殖带来诸多不利因素。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梅雨季节,因阳光不充足,光合作用受到抑制,水体溶氧量降低,pH值下降,同时蟹池水体容易变浑浊,浮游植物发育不好,影响水草的生长,从而使得蟹池可易缺氧,直接影响到河蟹的脱壳。
二、梅雨季节,螃蟹食欲降低,过量投饵或投饵不当将导致水体环境恶化,剩饵过多还会污染底质,增加后期高温期蓝藻的爆发几率。
三、梅雨季节,河蟹体质差,容易引发一些疾病(如:细菌性肠炎病,黑鳃病和纤毛虫病等)。
根据多年来的学习实践经验,结合与示范户的交流总结,就当前河蟹养殖管理提出以下注意事项:
1.池塘水质管理。注意天气变化,及时增氧(此时切忌执着计较成本),保持水质,如塘外水源水质状况较好可进行适当换水,此外也可通过微生物制剂来调控水质。
2、饲料投喂管理。梅雨期间,饲料容易发生霉变,因此饵料必须新鲜。另外要控制好投喂量,可根据天气变化状况进行适时调整,要做到既能满足河蟹生长的营养需求,又不能因投喂不当而导致水质败坏。
3、病害防治管理。6月下旬后,一般河蟹都完成了第3次脱壳,而此时也是河蟹病害防治重要时期,首先应对蟹塘进行1次杀虫杀菌;此外还需注意加强营养,可在饲料中补充适量的复合维生素、矿物质元素或免疫多糖等。
4、巡塘管理。除日常巡查外,此时需重点注意下雨或加水时幼蟹顶水逃逸,以及蟹池防漏防塌等情况。
梅雨季节河蟹池塘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防止缺氧
梅雨天天气比较闷热,池塘容易出现缺氧,而池塘一旦出现缺氧,河蟹上岸,不进食,体质下降,极易感染病菌,高温后发病死亡。因此,梅雨天要注重防缺氧,一旦出现天气闷热,要及时打水,有增氧机的及时开启增氧机,增加水体流动性,增加池塘的溶解氧。另外池塘备粒粒氧之类增加溶解氧的药品,及时使用。
2、及时消毒
梅雨天阴雨天较多,池塘水体病菌极易大量繁殖,河蟹感染细菌病毒的几率要高很多,特别是在池塘出现缺氧环境恶化的时候,更易感染病菌,因此梅雨天要定期消毒,一般一入梅消一次毒,出梅后再消一次毒,如果梅雨天过长,中间也可以再消一次毒。
3、内服中药
梅雨天天气情况较差,池塘容易滋生病菌,河蟹体质下降,容易感染肠炎、烂鳃、水肿等疾病,可用中药类如板蓝根等拌饵内服5-7天进行预防和治疗。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 河蟹池塘螺蛳科学放养技术
- 软壳蟹是什么蟹?软壳蟹全身都能吃吗?
- 河蟹养殖技术,河蟹养殖方法,河蟹怎么养?
- 河蟹养殖常用的清池消毒药物有哪些?河蟹放养前为什么要清池消毒?
- 河蟹养殖池塘水深多少比较好,太深有什么坏处?
- 别让快到手的钱财毁于最后冲刺这一段,螃蟹上市前关键管控预警
- 【技术分享】9月份河蟹池塘养殖管理要点
- 【技术分享】养螃蟹靠天收的日子已经过去了
- 九月份河蟹养殖管理
- 河蟹五壳关头,如何争取再冲一波?
- 一线养殖者的总结,河蟹养殖9、10月份生产管理要点
- 螃蟹出现伤亡是一天就出现的吗?
- 河蟹池塘底质的改良办法
- 河蟹在蜕壳期的管理要点
- 高温河蟹死亡原因分析之夺命水草
- 台风和河蟹死亡到底有什么关系?
- 高温天河蟹塘蓝藻不可怕,可怕的是盲目杀蓝藻!
- 你的河蟹塘口长蓝藻了吧!
- 河蟹塘水体发黑塘口微缺氧怎么办
- 同样是螃蟹,为何吃料量相差这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