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河蟹养殖的五个技术要点
编辑: 时间:2017-06-16 浏览:
作者:浦口区星甸街道农业服务中心 周传云
 
俗话说:“秋风响、蟹脚痒”。此话说明秋天到了,螃蟹就开始上岸了, 螃蟹上岸一般是性成熟标志。因此,此时是一年螃蟹养殖的关键的时期,一个小的细节就决定养殖成败。个人认为此时应该从以下几个细节入手,确保大半年来的辛劳付出得以丰收。
一是加强巡塘管理:坚持每天早晚巡塘,认真检查防逃设施,加大夜间巡塘力度,密切关注天气,关注河蟹上岸情况,适时抓捕暂养、适时出售;
二是水草养护:秋季,很多水草会腐烂,应及时捞除,避免因腐烂水草败坏水质,滋生病菌;可以移栽一些水葫芦、水浮莲等,用绳或竹竿围起来,覆盖池面不小于1/3,提供给蟹好的栖息环境。
三是做好水质改良:入秋后气温降低,昼夜温差大,水质易恶化,应做到每7-10天换一次水,每次不少于10cm,水深保持在1.2m,透明度控制在35cm,调节好水的PH值,可每10-15天用10-15ppm生石灰全池泼洒,促进河蟹的生长。
四是合理投喂:入秋后正式河蟹育肥上市的关键时期,应适当增加高蛋白饵料的投喂,如豆饼、黄豆、小杂鱼、螺蛳等,以利用螃蟹聚积体能,每日2次,日投喂量是蟹的5%-8%。
五是抓好病害防治:入秋后,昼夜温差大,易引发河蟹感冒和消化不良,平时要注意加深水位,换水水温差不能大于3℃,水面浮游植物面积不能大于1/2;给予优质的蛋白饲料和营养素,以增强蟹的体质。
上一篇:大规格河蟹的生态养殖技术 下一篇:关于河蟹养殖的七种水质调节方法介绍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 河蟹池塘螺蛳科学放养技术
- 软壳蟹是什么蟹?软壳蟹全身都能吃吗?
- 河蟹养殖技术,河蟹养殖方法,河蟹怎么养?
- 河蟹养殖常用的清池消毒药物有哪些?河蟹放养前为什么要清池消毒?
- 河蟹养殖池塘水深多少比较好,太深有什么坏处?
- 别让快到手的钱财毁于最后冲刺这一段,螃蟹上市前关键管控预警
- 【技术分享】9月份河蟹池塘养殖管理要点
- 【技术分享】养螃蟹靠天收的日子已经过去了
- 九月份河蟹养殖管理
- 河蟹五壳关头,如何争取再冲一波?
- 一线养殖者的总结,河蟹养殖9、10月份生产管理要点
- 螃蟹出现伤亡是一天就出现的吗?
- 河蟹池塘底质的改良办法
- 河蟹在蜕壳期的管理要点
- 高温河蟹死亡原因分析之夺命水草
- 台风和河蟹死亡到底有什么关系?
- 高温天河蟹塘蓝藻不可怕,可怕的是盲目杀蓝藻!
- 你的河蟹塘口长蓝藻了吧!
- 河蟹塘水体发黑塘口微缺氧怎么办
- 同样是螃蟹,为何吃料量相差这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