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闸蟹养殖池塘的五种套养模式
编辑: 时间:2017-06-16 浏览:
作者:金湖县渔业科技入户 成学山 
 
大闸蟹养殖池塘套养模式,就是在养蟹池塘中,合理套养部分虾、鱼品种,在不影响河蟹规格、品质和产量的前提下,让蟹、虾、鱼同池共生,以达到资源共享、优化环境、增加产量、提高效益之目的。蟹种的放养规格为60-120只/㎏,密度为600-800只/667㎡,时间在2-3月份。养殖至10月份河蟹平均规格可达125g以上,产量在70kg∕667㎡以上。蟹池套养模式主要有以下五种,现分别介绍如下,供养殖者参考。
一、龙虾套养模式。龙虾具有生长速度快、饲养管理容易等特点,在蟹池中套养龙虾是增产增效的重要途径之一。龙虾苗的放养规格为3-4㎝,密度为2000-2500尾/667㎡左右,时间在5月份。经过2个多月的饲养,可用地笼将规格达30g以上的龙虾起捕销售,做到捕大留小,均衡上市,产量为50㎏∕667㎡左右。
二、青虾套养模式。青虾具有肉质松软、味道鲜美、蛋白高、脂肪低的特点,都是人们喜爱的名贵水产品,市场价格一直坚挺,具有较好的养殖前景。1-2月份是投放青虾种苗的最好时机,也称为冬、春放养虾苗。此时放养青虾抓住河蟹的生长空间,青虾苗入下池后、幼虾的生长恰好避开了河蟹摄食的“威胁期”,虾、蟹各自靠投喂的饵料生长,不构成争食互斗,形成了“和平共处”的生长环境。青虾苗的放养规格为2000尾∕㎏左右,密度为20㎏∕667㎡,条件好的地区可增加至25㎏∕667㎡。青虾的生长速度比较快,一般经过2个多月的养殖就能达到商品规格,从5月份开始用虾笼、地笼捕虾, 捕大留小,至7-8月份捕虾基本结束,产量为40-50㎏∕667㎡。
三、沙塘鳢套养模式。沙塘鳢个体虽小,但因其肌间剌少,含肉量高,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营养丰富,而深受消费者的青睐。由于天然水域的数量日趋减少,远远不能满足市场需求,因此,沙塘鳢已成为当前最具发展潜力的名贵养殖品种之一,越来越受到养殖者的重视。在蟹池内套养沙塘鳢,可让沙塘鳢捕食池中的小鱼、虾,提高河蟹饲料利用率。塘鳢鱼种的放养规格为2-3㎝,密度为500-600尾∕667㎡,放养时间在5月份。养殖至年底沙塘鳢的平均规格可达100g,产量为50kg∕667㎡左右。
四、黄颡鱼套养模式。黄颡鱼为杂食性鱼类,套养的黄颡鱼可摄食蟹池中残饵、浮游生物、小鱼、小虾、昆虫等,以达到清野作用,降低河蟹的饲料系数,增加黄颡鱼产量。黄颡鱼种的放养规格为20-30g/尾,放养密度为200-300尾∕667㎡,放养时间在4月份。养殖至年底黄颡鱼的平均规格可达125g以上,产量为20-35kg∕667㎡。
五、鳜鱼套养模式。河蟹、鳜鱼对养殖环境的要求基本相同,两者互不残杀,而鳜鱼摄食蟹池中的野杂鱼,将低质鱼转化为优质鱼,在提高了河蟹饲料利用率的同时,又降低了蟹池的生物耗氧量,优化了水质,有利于河蟹的健康生长。鳜鱼的放养规格为5-6cm,放养密度为20-30尾∕667㎡左右,放养时间在5月中下旬。养殖至年底鳜鱼的平均规格可达500g以上,产量为12-15kg∕667㎡。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 河蟹池塘螺蛳科学放养技术
- 软壳蟹是什么蟹?软壳蟹全身都能吃吗?
- 河蟹养殖技术,河蟹养殖方法,河蟹怎么养?
- 河蟹养殖常用的清池消毒药物有哪些?河蟹放养前为什么要清池消毒?
- 河蟹养殖池塘水深多少比较好,太深有什么坏处?
- 别让快到手的钱财毁于最后冲刺这一段,螃蟹上市前关键管控预警
- 【技术分享】9月份河蟹池塘养殖管理要点
- 【技术分享】养螃蟹靠天收的日子已经过去了
- 九月份河蟹养殖管理
- 河蟹五壳关头,如何争取再冲一波?
- 一线养殖者的总结,河蟹养殖9、10月份生产管理要点
- 螃蟹出现伤亡是一天就出现的吗?
- 河蟹池塘底质的改良办法
- 河蟹在蜕壳期的管理要点
- 高温河蟹死亡原因分析之夺命水草
- 台风和河蟹死亡到底有什么关系?
- 高温天河蟹塘蓝藻不可怕,可怕的是盲目杀蓝藻!
- 你的河蟹塘口长蓝藻了吧!
- 河蟹塘水体发黑塘口微缺氧怎么办
- 同样是螃蟹,为何吃料量相差这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