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池河蟹育苗方法介绍
编辑: 时间:2017-06-16 浏览:
一、土池河蟹育苗
土池河蟹育苗是指沿海地区,在开挖的池塘里利用天然海水,进行人工培育河蟹幼体的方法。这种方法造价低,简单实用,适合养蟹专业户采用。
土池育蟹苗除培育池外,还应有亲蟹池、促产池、饵料池、海水沉淀池等设备。
土池河蟹育苗应用范围广,只要在无污染海水的区域,盐度在0.013以上,就可以建池育苗。它的育苗条件更接近天然生态。一般土池河蟹育苗在野外,要严防冷空气的侵袭导致水温下降,有条件可采取保暖设施。或者育苗时间退迟些,如果水温相对稳定的话,育苗成活率也可大幅度提高。
二、池形结构要求
池形应呈方形,面积以0.5~1亩,水深1.5米,由于幼体喜集群,喜顶风逆流,喜边角等习性,故培育池中大部分苗集中在池的上风一端。如果池的面积过大,绝大多数苗集中在一起,易造成局部区域蟹苗过密,引起缺饵、缺氧等而大量死亡。池底宜用沙土,池四周用块石(或水泥预制板)浆砌成石壁(或水泥壁),使幼体在水位变动时,不致搁浅干死。池的一端设进水阀。另一端设喇叭形底孔出水口。喇叭出水孔用GG54尼龙筛绢或聚乙烯布拦好,以免池水抽放时幼体逃逸。
三、清塘与消毒
清塘和消毒一般在幼体培育前10~15天进行,杀灭敌害生物(鱼、虾、水生昆虫等0,排除池内污水,清除塘底污泥,冲洗池壁,维修排水管道等。清池药物有生石灰、漂白粉、福尔马林、孔雀绿等。   (1)生石灰:使用时将池水排低到10~20厘米,均匀地投入生石灰,全池泼洒,每亩用量以75~100千克为宜,清池后7~10天方能使用。   (2)漂白粉:由于漂白粉在空气中极易挥发和分解,所以将漂白粉取出后,应立即倒入木桶中,加水混合成浆糊状,然后加水稀释泼洒。如池中无水,用量为每亩6~10千克。带水清塘,按每立方水体施入100克。漂白粉清塘在幼体孵化前4~6天进行。   (3)福尔马林:对杀灭池中病毒和原生动物良好的效果。在干塘情况下,每亩施工业用福尔马林6~10千克。全池泼洒对聚缩虫有杀灭作用,施药在幼体培育前10天进行。   (4)孔雀绿:带水清塘,使池水中孔雀绿溶液浓度达0.25~0.4ppm,对杀灭海水听浮游动物如桡足类具有显著效果,在育苗前半个月施药。   (5)敌百虫:它是广谱性有机磷杀虫剂。其中的敌敌畏对昆虫有强力的胃毒和杀灭作用。以0.25ppm的浓度杀灭水体中的枝角类等有显著效果。育苗前半个月施药。
四、进水与施肥
育苗用水经筛绢过滤后,用50~100ppm的漂白粉消毒,然后经过7天2次沉淀,通过120目及80目筛绢过滤注水入池内。然后每天施肥1次,施肥量为硝酸钾5ppm,磷酸二氢钾0.5ppm。等水色呈淡茶色后,每天施硝酸钾2ppm,磷酸二氢钾0.2~0.3ppm。若水中铜、锌等含量超过水质标准,应加3ppm的EDTA综合。
五、投饵
在河蟹幼体孵出前4~5天,每亩施放硝酸钙1~1.5千克,同时接种事先培养好的单细胞藻液于池里。一旦幼体孵出就能以单细胞藻类为食。如遇阴天,藻类繁殖不好,可用每亩1~1.5千克熟豆浆泼洒肥水。待溞状幼体进入第Ⅱ期时,开始喂轮虫及丰年虫小型的无节幼体为食。在第Ⅳ期溞状幼体至大眼幼体时期,逐日投足丰年虫无节幼体,使其密度为河蟹幼体密度的1倍以上,保证充足的饵料基础。
 
上一篇:河蟹养殖过程中最常见的五个发病原因 下一篇:河蟹养殖采用雌雄分养的模式效益较高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 河蟹池塘螺蛳科学放养技术
- 软壳蟹是什么蟹?软壳蟹全身都能吃吗?
- 河蟹养殖技术,河蟹养殖方法,河蟹怎么养?
- 河蟹养殖常用的清池消毒药物有哪些?河蟹放养前为什么要清池消毒?
- 河蟹养殖池塘水深多少比较好,太深有什么坏处?
- 别让快到手的钱财毁于最后冲刺这一段,螃蟹上市前关键管控预警
- 【技术分享】9月份河蟹池塘养殖管理要点
- 【技术分享】养螃蟹靠天收的日子已经过去了
- 九月份河蟹养殖管理
- 河蟹五壳关头,如何争取再冲一波?
- 一线养殖者的总结,河蟹养殖9、10月份生产管理要点
- 螃蟹出现伤亡是一天就出现的吗?
- 河蟹池塘底质的改良办法
- 河蟹在蜕壳期的管理要点
- 高温河蟹死亡原因分析之夺命水草
- 台风和河蟹死亡到底有什么关系?
- 高温天河蟹塘蓝藻不可怕,可怕的是盲目杀蓝藻!
- 你的河蟹塘口长蓝藻了吧!
- 河蟹塘水体发黑塘口微缺氧怎么办
- 同样是螃蟹,为何吃料量相差这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