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养殖行业领域专业门户网站
当前位置:中国养殖基地 / 养虾

用这种方式养南美白对虾亩产值近8万元,速来围观

编辑:曹红军   时间:2018-06-09   浏览:

近年来,南通市通州区内陆一些镇村的南美白对虾养殖生产发展迅猛,养殖方式和养殖模式也多种多样,常见的有单体小跨度土池温棚多茬养殖和室外池塘单茬养殖。单体小跨度土池温棚养殖水体偏小、养殖水环境稳定性差,第二、三茬养殖成功率低,室外池塘受气候影响大、产出不稳定,这些都制约了南美白对虾养殖综合效益的提高。通州区宇辉水产养殖合作社十总镇迎阳村基地,利用三连栋土池温棚与室外池塘相结合的养殖方式,采用两次放苗多次疏苗养殖模式,成功进行了温棚三茬、土池两茬的养殖,获得了较高的经济效益。现将养殖具体情况介绍如下。

一、养殖条件及设施配套

1.选址与布局

养殖池地处两较大河道之间,进排水方便,周边数公里无污染源,水源清新。室外池塘与三连栋土池温棚以1∶2南北相对分布,南区为室外池塘、共13口,北区为三连栋土池温室大棚、共26个。

2.池塘条件

(1)池塘开挖:室外池塘90米×48米,连栋温棚60米×24米。池塘新建,长方形、南北走向,深1.8~2米,堤埂坡度1∶(2.5~3)。池底平坦,略向排水方向倾斜、坡差30厘米,并挖有宽2米左右、深50厘米的中心沟,以方便排污。

(2)温棚建造:在北区土池上加盖三连栋温室大棚,由混凝土及钢管支撑桩、泄水U形钢槽、钢管弧形棚架、塑料薄膜、固定构件组成。浇筑混凝土及钢管支撑桩支撑整个温棚,在池塘三等分处池底南北向挖两排圆柱形洞坑,洞坑直径30厘米、深80~100厘米、坑间距4米,垂直插入直径50毫米镀锌钢管后浇注混凝土筑成桩基,使钢管顶端低于池堤面10~15厘米;泄水U形钢槽安装在支撑桩顶端,两侧用直径100毫米PVC管延伸至池堤外排水;在池堤与U形钢槽及U形钢槽间用管径32毫米、壁厚1.5毫米热镀锌钢管架设3个弧形棚架,每个跨度8米,档距80~100厘米,棚架顶部设主梁,两侧对称设副梁、加4根钢管斜撑加固,四周用钢管与棚体连接,南北两侧开门通风;在弧形棚架上平整覆盖厚度0.7毫米无滴塑料薄膜,用塑膜绳带绑于四周钢管上绷紧,一同埋入土中15厘米;钢管与U形钢槽、钢管与钢管之间的连接及覆盖薄膜边沿的固定均使用特制的螺栓、卡扣、卡槽等构件连接固定,使支撑、承重结构连为一体,实现抗风、抗压。

3.设施配套

(1)进排水系统:进排水系统由泵站、进水渠、排水沟、深水井(水泵)及进排水管道组成。进水渠较宽,与泵站连接,设在两区中间,排水沟分设在南北两侧;经水质检测后打5口深水井,每井配套2.2千瓦水泵1台;每口池进、排水独立设置,进水管道相通并装有控制阀门,便于单池进水,排水口与中心沟底齐平,以保证全池排尽。

(2)增氧系统:采用微孔增氧系统底部增氧和水车式增氧机水面增氧相结合分池供气。微孔增氧系统由罗茨鼓风机按0.3千瓦/亩配置,主管道与支管道间装有控制阀门,微孔纳米管管径1厘米、曝气圆盘直径30厘米;水车式增氧机功率0.75千瓦。室外池每池配增氧机2台,四周离堤岸6米处设一排曝气盘,盘间距4~5米;温棚每池每16米2设一曝气盘悬挂离池底5厘米左右,进水侧池边角配增氧机1台。

(3)暂养池:温棚区分3区,选择6口池作为暂养池,每2口池安装1台0.5吨锅炉及不锈钢加热管道供热加温。室外池区居中选择1口池作为暂养池,增加微孔纳米管曝气圆盘个数,每20米2设一曝气盘。

(4)其他配套:按需配备电力(备用发电机组)、道路、生产用房、防盗网墙等设施,以方便管理。

二、养殖管理

1.前期准备

(1)消毒:池塘注水20~30厘米,每亩使用漂白粉40千克或二氧化氯5千克全池泼洒进行彻底消毒,杀灭池中敌害生物。室外池整个养殖过程不排干水消毒,温棚各茬间需清塘消毒。

(2)肥水:放苗前10天左右用80目筛绢过滤进水至50厘米,调节盐度至2~3,加入小球藻活体浓缩液,每亩施用尿素0.5千克肥水、施用1千克氯化钾补充钾离子,培养适量的基础饵料生物,确保放苗前水色调节至黄绿色或青绿色、透明度30~40厘米。放苗前3天泼洒EM菌液5千克/亩养水调适放苗环境。

2.苗种放养

(1)虾苗选择:购苗时应选择体质健壮、体表干净、肠胃饱满、反应灵敏、逆水性强、附肢完整、大小均匀,适合本地养殖的一代或二代虾苗,规格0.8厘米/尾以上,要求必须是经检测不带有特定病毒(WSSV、TSV、IHHNV等),弧菌数量不超标,并淡化5~7天至盐度2~3、24小时后正常吃食的非高抗苗。

(2)试苗:方法是取100尾虾苗,用自制网箱试养在各待放池中,观察24小时,存活率达98%以上即可购进放养。

(3)放苗:虾苗投放温棚暂养池。选择晴天上午或傍晚放苗,水温20℃以上,下塘时育苗池与虾池水温差小于2℃。放苗前2~3小时,施用Vc等抗应激剂缓解对虾应激。放苗后第二天即可设置饵料台,便于掌握虾苗数量、计算投饵量。

(4)标粗:在温棚暂养池进行标粗,时间为20~30天,待虾苗上饵料台(体长4厘米左右)后开始移苗分池养殖。标粗有助于判断适应性,淘汰劣质体弱虾苗,减少病害发生。

(5)移苗分池:将经标粗后的虾苗分别移入连栋温棚和室外池塘养成。第一批放的虾苗,先按一定密度移入温棚放满,待室外池水温适宜放苗时,将温棚暂养池上薄膜部分掀起至全掀起逐步降低水温,水温一致后按一定密度移入室外池,最后将剩余虾苗全部移入室外暂养池中集中暂养,待温棚第一茬虾养成上市时,空一口塘处理一口(排水、消毒、进水50厘米,一般需3~4天)后,再将室外暂养池的虾苗移入温棚养殖;第二批放的虾苗先移入室外池后移入温棚分池养殖,适当延后温棚养殖时间。每次移苗后应及时泼洒抗应激剂以缓解对虾应激。

3.饵料投喂

虾苗放养后第三天开始投喂。标粗阶段以投喂丰年虫粉和0号对虾专用配合饲料为主,前一周投喂丰年虫粉,以后至移苗两种饲料搭配投喂,逐步增加配合饲料比重至丰年虫粉不投,确保顺利“转肝”;每天投喂4~5次,每次每万尾虾苗投5~l0克,日递增量20%,早晚占日投喂的70%、中午及凌晨占30%,饵料台投放投喂量的1.5%,以2小时吃完为宜。养成阶段以1号对虾专用配合饲料为主,每天投喂2次,7-9时占日投喂的30%~40%,16-18时占日投喂的60%~70%,以1小时吃完为宜。配合饲料中交替添加适量的芽孢杆菌、粪链球菌等有益微生物制剂,定期添加维生素、免疫多糖、氨基维他钙等均匀拌料投喂,增强虾体质,改善其抗应激能力。

4.水质管理

(1)水位:室外池放苗后利用进水渠道将外河水与深井水进行中和及处理后进水,每天4~5厘米,后期水位稳定在1.5米。温棚放苗后优选室外池向棚内添加水,每天2~3厘米,后期水位稳定在1.2米。

(2)换水:一般换水在养成阶段中后期,晴天上午进行。挑一个水色、水质最好的室外池为温棚换水,温棚水质较好时24小时边进边排,换水2~3厘米;水质恶化时一次换水2/3。室外池2天换水一次,水质较好时换水4~5厘米,水质恶化时一次换水1/2以上。换水量大时需进行处理以缓解虾应激。

(3)调水:严格控制水体中理化因子不超标,保持pH值7.8~8.5、透明度20~40厘米、氨氮0.5毫克/升以下、亚硝酸盐0.1毫克/升以下、溶解氧不低于5毫克/升。
水相调节:水色清淡时(透明度大于60厘米),应追施尿素、氯化钾、藻类生长素等肥水,少量多次,注意氮、磷、钾比例平衡,配合使用微生物制剂。水色过浓时(透明度小于20厘米),应加大换水量,使用吸附剂、净水剂、微生物制剂调节,随后进行改底和解毒。水质恶化时,应先处理水,然后引藻肥水,先使用适量消毒剂杀藻,将死藻漂浮物人工捞出,然后使用生物底改、沸石粉、增氧颗粒、解毒剂等进行改底和解毒,3天左右再使用有益微生物制剂改善水质和底质。每15~20天施用芽孢杆菌一次,直到养殖结束,每次施用10小时后泼撒增氧剂颗粒。交替使用不同有益菌如EM菌、光合细菌、乳酸菌等,适时泼洒葡萄糖,维持有益菌群优势。监控有害菌(弧菌等)数量,及时提早预防调节。水体消毒、藻相恶化、水质突变等异常时及时补充有益菌。
生物性混养调节:在室外池塘投放鱼和螺蛳。各池肥水两周后,每亩放养500~600克/尾经消毒的白鲢3~5尾;投放虾苗一个月后,每亩投放洗净的活螺蛳80~90千克。
增氧调节:标粗阶段保持底部增氧连续供气,养成阶段前期中午及晚上加开水面增氧2小时、后期全天全部开启(投料时停开半小时);换水和使用微生态制剂时水面增氧尽量开,加快有害有毒物质降解。

5.病害防治

加强养殖环节管理,防止因应激引起的虾免疫防御下降和病原侵入,预防和减少病害的发生。一旦发现虾异常,应立即停喂饵料2~3天,进行换水、培水、增氧;使用碘剂或二氧化氯进行消毒水体,24小时内补充乳酸菌、芽孢杆菌等有益微生物消除环境污染因子;使用安全抗菌药物(大蒜素等)及中药制剂或抗病毒药物拌饵投喂,连用5~7天;泼洒Vc或内服多糖、多维等抗应激。

6.起捕收获

当虾规格达140尾/千克以上即可捕捞上市,一般采用地笼网具起捕。

三、产量与效益

具体养殖产量和效益情况见表1。
中国养殖基地 yzjidi.com

四、小结与讨论

1.该模式综合了连栋温棚和室外池塘很多优势。一是将虾苗标粗全放在温棚进行,低密度放养和分池养殖,有效提高了养成成活率;二是通过暂养标粗、移苗措施,缩短了在每口池塘的养殖时间,为池塘休整、水质和底质稳定及最终稳产创造了条件;三是温棚第二茬虾经过了室外池塘暂养再投放,前后两茬养成合理衔接,充分利用了时间及空间。

2.温棚的加换水大部分来自室外池,因此室外池水体合理优化调控很重要。室外池尽量在水温低于18℃时肥水,可抑制蓝藻繁殖,培养优良优势微藻;一般不大换水,适宜少量加水,稳定水体藻相;一旦发生“倒藻”或蓝藻应及时处理。



1.来源:《科学养鱼》杂志社
2.作者:曹红军
3.微信号:kxyyzz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