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养殖行业领域专业门户网站
当前位置:中国养殖基地 / 泥鳅

自学成才 初中文化挑起泥鳅活体疫苗研发大梁

编辑:   时间:2018-06-21   浏览:
中国养殖基地 yzjidi.com
  位于如东丰利镇凹桥村的大鳞副泥鳅育苗基地,通过狠抓病毒防治,攻克了育苗开口难、寸片死、一点红等技术难关,不仅建成了全省面积最大、成活率最高的大鳞副泥鳅育苗基地,还有望成为本地区继南美白对虾规模养殖后的又一可替代品种。

  在丰利镇凹桥村水产专业合作社,两排标准养鱼塘一字排开,水面波光粼粼。种鱼养殖区内,负责人叶林一边忙着装箱泥鳅鱼苗,一边乐呵呵地介绍:“这批鱼苗一共2000多斤,早早就被赣榆的养殖户预定了,以每斤300条算,这一批能卖出去60多万条,利润近4万元。”

  看着活蹦乱跳的泥鳅鱼苗被装上车,叶林心里甭提多开心。但说起建立大鳞副泥鳅育苗基地,其中的过程却并不顺遂。

  瞄准市场,低档水产品成了抢手货

  “泥鳅现在可值钱了,30多块钱一斤,比河豚鱼还贵。”2013年,朋友的一句话点醒了当时正在从事河豚育苗的叶林。这种之前一直不被他看好的低档水产品——泥鳅,走进了他的视线。

  说罢就干,经过调研,叶林发现赣榆一带的泥鳅养殖户们对大鳞副泥鳅,也就是本地泥鳅情有独钟。“这种泥鳅生长速度虽然没有台湾泥鳅快,但由于蛋白质含量高,市场前景好,日韩等地的出口量尤其大。”他介绍说,目前市场上的本地泥鳅,95%都是野生苗,只有5%是人工育苗。养殖户们秋季拿到小苗,来年6月就能上市,相比于野生苗2年的生长周期,大大降低了养殖成本。

  看准了就行动,去年年底,叶林选址丰利镇凹桥村,集中流转土地150亩,一次性投资220多万元,采用混凝土水池、钢架结构大棚、增供氧等设施设备,分设种鱼养殖区、催产区、孵化区、苗种培育区。叶林说,自己以前真没想过这种滑溜溜、没人要的小鱼,如今卖上了大价钱。现在,他的泥鳅育苗基地年产值达到300多万元,利润可达150万元以上。

  投石问路,育苗老手遇到棘手问题

  被誉为“水中人参”的泥鳅肉鲜味美,营养丰富,市场供不应求。但由于受到人工苗种敌害防控技术的限制,本地泥鳅寸片生长到7至8个月时,如果患上出血病就比较难治,幼苗培育的成活率不到20%。

  “去年,种鳅育苗繁殖后没多久,就有部分鱼苗出现了死亡。”这下可把叶林急坏了,翻书、查资料、做试验,几天几夜不眠不休,终于让他发现,用6到7种中草药能够控制鱼苗的死亡率。但不久之后,弊端也逐渐显现出来,吃了中草药的泥鳅苗受到抑制,生长周期变得缓慢。

  还没等叶林找到解决方法,更麻烦的问题接踵而至。由于水环境的差异,今年5月,3000万条泥鳅寸片在半个月内全部死光,连中草药都起不了作用。“如果要请研究所的专家把脉,把病毒彻底去除,制成活体疫苗,代价至少要1000万元。”叶林坦言,这对刚刚起步的育苗基地来说,无疑是一笔巨款。抱着“求人不如求己”的想法,停产之后,他开始针对病毒埋头实验。

  “我自己的想法是通过生物手段将病毒弱化,研究所的专家告诉我,这种方法理论上可行,但是在水产行业没有任何人实践过,有很多不确定因素。”叶林说,自己是“瞎子过河,边忙边试”。接下来的两个月,他常常熬夜到凌晨,靠着扎实的基础知识和翻阅大量资料,他成功制作出活体疫苗,把好“寸片”关,将苗种的成活率提高到70%以上。

  目前,合作社的大鳞副泥鳅鱼苗的投放量达到1万多斤,一年的繁殖能力在1.5至2亿条,成为全省面积最大、成活率最高的大鳞副泥鳅工厂化繁育基地,所育苗主要投放于赣榆等传统养殖地区。

  带动发展,新兴水产有望成为替换品种

  “破解了本地泥鳅人工育苗的成活率低的难题,对水质要求不高的小泥鳅就有了大市场。”凹桥村支部书记刘勇说,早期,村里利用低洼地、废塘多的特点,组建了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现在育苗基地面积有限,没有养殖区,我们就想着把育好的苗卖给合作社的养殖户。”叶林介绍说,现在他已经和两家养殖户开始合作,养殖效益很可观。

  “现在超市、餐饮业对泥鳅的需求量比较大,等将来育苗和养殖产业链成熟之后,我们还可以进行回收和粗加工,将处理干净的泥鳅包装好,进行直接配送。”刘勇说,目前村里已经开始尝试本地泥鳅的稻田养殖,明年6月起,将利用规模化种田的优势,逐步在稻田里套养泥鳅,预计每亩能增加收入1000元。

  刘勇坦言,这几年,南美白对虾养殖在村里已经形成势头,面积接近200多亩。在目前南美白对虾土地、温度、水源优势相对较弱的情况下,大鳞副泥鳅的成功繁育,有望成为本地区继南美白对虾规模养殖后的又一可替换品种,带动周边农户养殖特色渔业,为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发挥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