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养殖行业领域专业门户网站
当前位置:中国养殖基地 / 养鸡

养鸡场内部环境区域布置具体操作方法

编辑:  时间:2017-07-21   浏览:

  在鸡室房屋之间应种植落叶乔木,起到夏天遮阳、冬天不影响采光的作用;其他空余场地和道路两旁种植常绿树木,既能形成有益的小气候,也可起到相对的隔离作用。同时,场内各功能区布局应合理,符合生产管理和防疫、防火要求,便于流水作业,便于生产管理,以提高效率。场内各建筑物的布局应结合地形、地势、水源、当地主风向等自然条件以及饲养场的近期和远期规划综合考虑。

  1.生产管理区

  生产管理区包括饲养场管理人员的办公室、接待室和车库等。从防疫的角度发,管理区应建在饲养区外,自成一院,并与饲养区相距80米以上,其位置应设在饲养区的另一风流上。

  2.生活区

  养鸡场不需要生活区,大型养鸡场配套的生活区应位于饲养区的另一风流上,并与饲养区相距在100米以上。

  3.饲养区

  饲养区是饲养场的主体部分,它包括各种鸡舍、饲料加工间(采用自配料的需要)、仓库、兽医室等。为了防疫需要,饲养区应是独立、封闭的区域。

  (1)饲养区的人口处应设更衣室、消毒间和消毒池。凡进入饲养区的人员应洗手、消毒、更衣、换胶鞋,工具也要消毒,车辆经消毒并通过消毒池后才能进入饲养区。

  (2)饲养区内的道路分净道和污道,污道为清粪道,两道避免交叉。

  (3)饲养区内各鸡舍的设置,应根据常年主导风向,按孵化室(实行自繁的需要)、育雏舍、育成舍和成鸡舍这一顺序布置鸡场建筑物,以减少雏鸡发病机会,利于鸡的转群。鸡场饲养区内,按规模大小、饲养批次不同分成几个小区,区与区之间要相隔一定距离。每栋鸡舍之间距离至少在15米以上,最好用绿化带或水面相隔。

  实施放养的鸡场,育雏舍应设置在相对独立的区域。整个放养场地应分成多个区块,加围网(栏)分隔,一般一群(一批)鸡为一个区块,配备相应的栖息棚。每个区块应实施轮流休养期,可按区块轮流放牧.使已经放牧过的区块植被得到休养,以恢复生息。

  (4)隔离舍、兽医室、尸体处理设施及鸡粪等污物处理场所。应设在饲养区下风向、地势较低处。病鸡隔离舍距离饲养区鸡舍应在200米以上,病死鸡无害化处理设施距离饲养区鸡舍应在300米以上。

  (5)出售鸡和鸡蛋装运点、饲料或原料仓库、集粪间等应设计在饲养区边缘出口处,其中出售鸡和鸡蛋装运点还应靠近成鸡舍附近。